关灯
护眼
字体:

任务3 4 配送中心管理(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输配送最主要的是要让顾客觉得方便,因而对于客户指定的送货计划,应采取较弹性的系统,才能够随时提供便利的服务。例如紧急送货、信息传送、顺道退货、辅助资源回收等。

(5)经济性

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不仅品质要好,价格也是客户重视的要项。因而若能让物流中心本身运作有效率,成本控制得当,自然对客户的收费也能较低廉,也就更能以经济性来抓住客户了。

4。输配送运行效率

距离短、时间少、成本小是保证输配送服务效率的三大保障。而在此三大保障目标之下,最基本的方向应由提高每次输配送量、提高车辆运行速率、削减车辆使用台数、缩短输配送距离及适当配置物流设施据点着手考虑。但在考虑的同时仍须注意,要满足顾客需求,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能超过车辆的运载能力、不可超过车辆的配送时间、不可超过配送点的收货时间。

综上所述,为达到距离、时间、成本最小化其采用手段有:消除交错输送、充分利用回程车、采取直接运送、输配送工具的变换选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运行车辆的通信改善、控制出货量和采用共同配送等。

3。4。4配送中心选址与设计

配送中心的选址直接影响配送中心各项活动的成本,同时也关系到配送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和设计必须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的特点、商品特性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在详细分析现状及预测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1。配送中心选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客户分布

配送中心是为客户服务的,首先要考虑客户分布。对于商业配送中心,其客户主要是超市和零售店,分布在城市内人口较密集的地区,为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也考虑其他条件的影响,配送中心通常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区。

(2)供应商分布

配送中心的选址应该考虑的因素还有供应商的分布状况。因为物流的商品全部是由供应商所供应的,如果物流愈接近供应商,则商品的安全库存愈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是因为国内一般进货的输送成本是由供应商负担的,因此有时不重视此因素。

(3)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影响配送成本和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大宗物资的配送。因此,配送中心应尽可能靠近交通通道,如高速公路、铁路货运站、港口、空港等。

(4)土地条件(可得性、土地成本)

配送中心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用地必须符合国家的土地政策和城市规划。土地成本也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

(5)人力资源

配送中心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员,一般操作属劳动密集型作业形态,用人较多,其工资待遇应于当地工作水平相适应。因此,配送中心选址应考虑员工来源和人力成本。

(6)地区或城市规划

配送中心规划属地区或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包括布局、用地、以及与其他行业规划的协调。

(7)自然条件

配送中心需要存放货物,自然环境中的湿度、盐分、降雨量、台风、地震、河川等都会产生风险,也会增大物流成本。

2。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具体说来,配送中心选址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选址原则

科学选址原则就是要综合考虑物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与周围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可参考的原则有: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区、交通枢纽地带,至少有两种以上的运输连接方式(特别是公路与铁路)、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在城市物流节点附近,现有物流资源基础较好、有利于整个地区物流网络的优化和信息资源的利用。

(2)价值工程原则

要处理好物流成本和服务质量这一效益背反的问题。由于配送中心的建立耗资巨大,因此,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制订出多个方案,从中选出能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案。

(3)发展原则

也称为柔性化原则。在选址时必须考虑到方案的选择应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适应物流量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扩展。

另外,统一规划原则、高起点现代化原则、人才优先原则也是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应该予以考虑的因素。

3。配送中心选址的一般程序

配送中心选址程序如图3-13所示。分为三个阶段。

图3-13选址程序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即是选择地址必备资料的整理阶段。主要包括调查地价、费用、交通、供水供电、设施现状等情况,以及分析客户分布、配送量、配送路线等业务现状。

(2)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主要是根据准备阶段的资料对选定的地址利用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地址。若没有得到最佳地址或所选地址不合理,则需要不断改进评价方法。

(3)决策阶段。审查最佳地址的地理、地形、环境、交通、劳动等条件是否适合配送中心的作业要求,根据需求预测分析所选地址能否满足扩建的需要,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4。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选择配送中心地址的方法有单一设施的选址方法和多设施的选址方法。随着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的普及,设施选址的方法不再停留在理念上,而更多是数学上的方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