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 因为孩子你如此热切(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的,我们应该仔仔细细地谈谈阅读了,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

在这之前,我已经给大家发出了几个书目,很多家长按图索骥,淘得了不少好书,为每天睡前的亲子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也有很多妈妈,热心地订购了书目中的童书,送到班上来,就有了这样一个书柜。

我们还开始尝试使用亲子阅读记录本,有心的家长很仔细地记录着与孩子共同阅读共同生活时的点点滴滴。如果我们的想象力再稍稍往前滑行一点,不妨设想一下,一年两年过后,我们会记下多少很容易被忽视被遗忘的温情小故事?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强调阅读?

我会告诉你这样一件事。

在2007年年底,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儿童阅读国际论坛,我带着那届五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马提与祖父》的读书会。我一直深深地记着某亲子阅读网站的朋友听完我的课后给我的留言,我把它理解成一位家长对老师的殷切期待:

“吾友,今天早上,当我牵着女儿的手,迎着清晨的太阳和微风,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想到的不是什么名家名师名言,是你,真的。除了家长,另一双要牵着我孩子的手,就是你的,就是和你一样年轻的每天做着具体教学工作的老师的。希望你坚持理想,努力前行,很多像我这样的家长,很多我女儿这样的孩子,需要很多你这样的老师。”

迎着这样的目光,我哪里能停下脚步?

我知道,虽然我只是孩子生命中的一段过客,可是,我愿意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他们小小的生命中,印在他们童年的天空中。

如果你要问我:阅读意味着什么?

我会说,阅读是一种相遇,它能带给我们一段段神奇的旅程;阅读是一种温暖的陪伴,它能带给我们安全感;阅读是光明,可以带给我们生活的勇气;阅读是一种唤醒,能激起我们向上的热情;阅读是一种教养,可以让心灵变得温润柔软,目光变得清澈明净。我们在文字里经历、在阅读中体验、在故事里神游。

孩子的童年不能缺少阅读,再多的玩具也无法取代温暖的故事。法国童书作家艾姿碧塔在她的《艺术的童年》[4]里这样回忆:

“那时没有书陪伴我,但我没有感到过丝毫的遗憾,因为我拥有一位比书好过一千倍的仙女教母。在她的膝头上、小窗前,我们共同度过了每一个黄昏。她从不厌倦地、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格林童话,一直讲到夜幕垂下,巫婆被火烧了,我们才点上灯火。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因为生活在丰富的想象世界,我一点都不曾感受到困苦的滋味。相反的,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那些童话故事,就像一个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令人不禁想要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与人分享。”

当我们为童年捧起了书,我们的孩子就变得格外幸运。我们,就成了孩子的仙女教母。

当我们的理念相同心意相通了,我们就可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话题之下聊很多更好玩儿的小话题了。

家庭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

每天用什么时间看书?

识字以后,还要不要爸爸妈妈读?

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读书方式?

如何做好亲子阅读的记录?

怎样用故事来引导孩子的情绪?

可以在网上购书了还要不要到书城去买书?

怎样带孩子进图书馆?

怎样开展家庭读书会?

如何组织户外读书Party?

如何引导孩子来认识一本书走近一位作家?

……

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来交流这些温暖的话题。像一片生命的林子,有了文学的阳光,有了诗意的甘露,有了童话的土壤,一棵棵小树才会长得很壮实。

而我,就是那个护林人。

您真诚的朋友

你不仅极力“鼓吹”童年阅读的好处,而且你一直在努力在行动。你们班经常购买新书,一个书柜装不下,又专门订做了六个简易却稳固而实用的书柜,在教室后排围成一个小空间,你们把它叫作“阅读小宫殿”。一到下课,大家就脱了鞋子进去翻看一本本好书。你们的怡然自得显然也吸引了其他班级的注意,后来很多班级都配置了和你们一样的书柜。

好东西自会有吸引人感召人的力量,你无比坚信这一点,就像你无比相信阅读的力量一样。后来,你在一年级即将结束的那个六月,再次写了一封信继续强调阅读的问题:

你要知道,阅读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很久没有和你们有这样的书信往来了,我亲爱的家长们。

我知道,很多家长朋友已经养成这样的上网习惯——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来读我的博客,看看班里发生的新鲜事。

这也在无形中,让我养成了坚持书写的习惯——每天早起,写下前一天的班级故事。就像沏好一壶热茶,等你坐下,为你斟上,慢慢啜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