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近代中国佛教界对传统佛教的反思(第4页)
[44]《人间觉》,第2卷第5期,1937年,第5页。
[45]《实行佛道》,《海潮音》,第24卷第7期,1943年,第5—7页。
[46]《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页。
[47]智藏:《十五来之居士界》,《海潮音》,第16卷第1号,第142页。
[48]《佛学丛报》,第2期,1912年,第10页。
[49]《楞严特刊》,第6期,1926年,第73页。
[50]《圆瑛法师讲演录》,上海圆明讲堂1988年版,第32—39页。
[51]《威音》,第9期,1930年5月1日,第1—5页。
[52]《佛化月刊》,第1年第1期,1923年,第10页。
[53]《佛化月刊》,第1年第1期,1923年,第1页。
[54]《安徽省佛教会快邮代电》,《海潮音》,第11卷第1期,1930年,第12—13页。
[55]《正信》,第2卷第17期,1933年10月,第1页。
[56]梵音:《闽南佛化新青年会》,《厦门文史资料》,第10辑,1986年,第61—62页。
[57]梵音:《闽南佛化新青年会》,《厦门文史资料》,第10辑,1986年,第61—62页。
[58]《弘一法师讲演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59]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8页。
[60]《向“出入三教”的活神仙说几句话》,《人间觉》,第2卷第8期,1937年,第1—2页。
[61]《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62]《狮子吼》,第1卷第1期,1940年,第8页。
[63]《狮子吼》,第1卷第5、6、7期合刊,1941年7月,第59—61页。
[64]《狮子吼》,第1卷第8、9、10期合刊,1941年10月,第15页。
[65]昧龛:《佛教当把民间信仰组织起来》,《海潮音》,第14卷第11期,1933年11月,《佛教春秋》第2—4页。
[67]杨郁文:《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甘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68]杨郁文:《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第34页。
[69][日]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庄昆木译,(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版,第35—40页。
[70][日]平川彰:《印度佛教史》,第70页。
[71]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五《青年的佛教》,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第91—93页。
[72]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型态研究》,(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版,第70—71页。
[73]章太炎:《无神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5—396页。
[74]大醒:《地藏经二品研究》,。jiuhuashan。。jhs99daxindyj1。htm。
[75]竺摩:《地藏经概说》,马来西亚槟城三慧讲堂印经会2003年版,第127—128页。
[76]竺摩:《地藏经概说》,马来西亚槟城三慧讲堂印经会2003年版,第128—130页。
[77]竺摩:《地藏经概说》,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