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读书报告
罗志田其他已完结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和经典的隐退,出现了民国之中“国进民退”的倾向。这些演变既产生了众多问题,又遮蔽了不少问题,当时就造成读书人的困扰,迄今仍在影响我们。
最新章节:五国民关系的转变与社会的兴起
更新时间:2025-11-24 10:29:35
- 五国民关系的转变与社会的兴起
- 四新旧的自治与不同的公
- 三司法改革所见国家象征的转变
- 二国家向民间挺进 清查公款公产
- 一引言 从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变的国家
- 国进民退 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
- 六余论
- 五地方意识与国家统一的互动
- 四抗议与建设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两面
- 三向往超人超国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色之二
- 二激烈反传统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色之一
- 一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 修订版序
- 原序
- 新的崇拜 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
- 一学战 谁改变谁的思想方式
- 二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 三新的崇拜
- 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
- 内篇 科举制与耕读之路断绝前后的乡村社会
- 外篇 近代内地乡绅心态的史学启示
-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 一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 二城乡疏离与乡居菁英的流向城市
- 三余论
- 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 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 一从士到知识分子的社会转化
- 二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 三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 过渡时代读书人的困惑与责任1
- 一过渡时代说略
- 二读书与读书人的界说
- 三近代经典的淡出
- 四读书人定位的转变与徘徊
- 五谁来承担国事的责任偏重梁启超的思虑
- 六煞风景的狗耕田
- 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 清季民初反传统倾向的演化
- 一历史的延续性
- 二清季反传统倾向的滥觞
- 三民初传统的负面整体化
- 四余论 传统的不固定性
- 西方的分裂 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 一引言 西方的分裂
- 二学习榜样的转变
- 三思想趋向的演变
- 四西方分裂之后 为他人作战场
-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色与反思
- 一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 二激烈反传统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色之一
- 三向往超人超国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色之二
- 四抗议与建设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两面
- 五地方意识与国家统一的互动
- 六余论
- 国进民退 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
- 一引言 从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变的国家
- 二国家向民间挺进 清查公款公产
- 三司法改革所见国家象征的转变
- 四新旧的自治与不同的公
- 五国民关系的转变与社会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