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戒毒人员意志力的培养与训练(第2页)
(1)15分钟的跑步机锻炼(目前有的戒毒所具备条件)。
(2)15分钟的室外空间广播操等。
(3)与同伴在活动空间玩耍。
(4)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5)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自己找点事情做。
(6)听听歌曲和音乐以便放松,达到身心愉快。
方法四:学会合理膳食,管住嘴,有利于提高意志力。
一个人的嘴不外乎有两个功能:一是说话;二是吃饭。吃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与生俱来,人人都会,但吃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因为“病从口入”。吃出病来很容易,吃出健康不容易。不但急性病、肠胃病是吃出来的,就连心血管病,糖尿病也多半与吃有关,更不要讲学员们去吃“毒药”了,所以吃的学问是磨炼意志力最好的试金石。
我国著名的心理健康专家洪昭光教授总结了四句话,请大家记住: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前面两句话是说,每个人为维持全面均衡的营养,应该什么都吃。后面两句话则要求适可而止,所以四句话又可以简化为八个字:什么都吃,适可而止。四句话,八个字很好记,但要做到却需要坚强的意志力,所以在戒毒期间要学会吃也是一种意志力训练,那么我们该怎么吃呢?
首先,对吃要有正确认知,吃出病来很容易,吃出健康不容易,不吃不行,吃多也不行。
其次,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制订饮食方案。一个人在24小时周期内,必须恢复到前一天的正常状态,否则就是透支。按生理需要8小时睡觉恢复体力,按8小时工作时间安排,还有8小时可自行安排。在8小时自行时间内吃要占一定的时间比例,怎么安排很有讲究,在食物总量控制的条件下,早、中、晚三餐,加夜餐和其间穿插一次零食。但三餐不能吃得太饱,七八分即可,要留二三分底以便穿插。记住这句话可以延年益寿。
再次,要注意减肥的误区。有些女性吸毒人员吸毒是因减肥而起,现在的减肥药很多,什么减肥霜、减肥药、减肥喷雾剂、减肥裤腰带等等,实在太多了。实际上肥不肥量一下裤带就清楚了,男人87cm(2。6尺),女人79cm(2。4尺),超过了就必须注意了,超过了怎么办,调整主食+适量运动(运动方式很多,不一定去跑几公里)。
美国人很有意思,如果你去买保险,要先量裤腰带,裤腰带长的,保险费高。谁要是抽烟,一天抽一包烟的话,保险费增加100%,因为他知道你一定死得快。
在戒毒所里戒毒的学员,不要认为讲吃的道理没有多少价值,有许多戒毒所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尤其在逢年过节,学员生活服务部生意特别好,许多学员暴食暴饮,吃出毛病了。所以对吃的意志力训练,不仅对学员戒毒期间身体健康有利,对出所后防止复吸的意志力也很重要。
方法五:“社会传染病”的意志力挑战。
大家知道,人类大脑里不是只有一个自我,而是有很多不同的自我在互相竞争,争夺控制权。有想获得即时满足感的自我,有铭记远大目标的自我,有现在的自我,也有将来的自我,大脑中的多个自我为什么会受“社会传染病”的影响呢?
首先是无意识的模仿。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模仿律》一书中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人类有模仿别人行动的本能,这就意味着当你看到别人去拿零食、饮料或信用卡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们的行为,同时你自己也会失去意志力。
其次是传染情绪,人类大脑的镜像神经元会对别人的疼痛产生反应,也会对别人的情绪产生反应,同事的坏心情会变成自己的坏心情。
再次,当看到别人屈服于**时,自己的大脑也可能受到**。如果你发现别人和你有同样的意志力挑战,你就会很想加入他们。比如有的学员本身是不吸烟的,但当他们看到同伴学员在吸烟时也会主动加入吸烟行列,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要比一个人的时候吃得更多,为什么赌徒看到别人赢了一大笔钱的时候,自己也会提高赌注,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和朋友一起购物时花的钱更多。
大脑这种多元自我管控靠什么呢?大脑里有专门脑细胞管这件事,它名叫“镜像神经元”,它唯一的任务就是注意观察其他人在想什么,感觉如何,在做什么。“镜像神经元”分布在整个大脑中,帮助理解其他人所有经历。为了解决“社会传染病”意志力的控制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加强有意识意志力的训练。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人在清醒状态下的一种心理活动,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察,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察,以及对这些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对自身的评价。这种训练就是要时刻提醒,仔细观察自己是否在模仿别人,尤其是和你的意志力挑战有关的行为,当看到周围的人在做同样的事时,你会不会变本加厉去做这件事,比如身边的同伴学员在吃零食、在吸烟,你会不会模仿。
(2)加强情绪、情感控制也是一种意志力训练。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以对外界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情绪情感反应往往只是几分钟的时间,有时甚至只有几秒钟,当遇到别人的传染情绪时,不妨记住一句话:三思而后行。
(3)加强抵御**的训练。**是大脑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人们的意志力是强力的挑战,许多学员吸毒是因为毒品的**战胜了意志力的自我控制。作为曾经戒过毒的人,每当毒品意念在头脑中闪现的时候,应当立即想到两年戒毒的痛苦与代价。应该思考,那些意志力强的人会再次吸毒吗?
四、戒毒期间意志力培养和训练的关键点
从罗特的控制点理论分析,意志力是降低复吸率的关键性因素。复吸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国际上的复吸率通常在95%,我国的复吸率在90%左右),那么在戒毒期间应该怎么培养和训练学员的意志力呢?
第一,戒毒从戒烟开始。目前司法部没有统一规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准吸烟,全国各戒毒所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准吸,有的不准吸。就戒毒所是否准许吸烟的问题,从场所安全底线标准和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根本标准来看,我们的观点是不吸为好。理由如下:
①烟瘾与毒瘾本没有必然联系,不吸毒的人吸烟固然有危害,那是在有限范围内的危害。但是吸毒的人一旦吸上烟,二者之间就产生了心理上的关联性。目前戒毒人员吸烟是普遍现象,这对毒瘾的戒除有很大的影响。试想,一个连烟都戒不掉的人,还能指望他能把毒瘾戒除掉吗?
②从场所安全的角度,火源火种在人员密集的戒毒场所是一大隐患。
③从戒毒人员的身体健康来看,吸烟有害健康是公理,不需要作论证。
④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吸烟有害健康”在香烟上是标明的,作为戒毒场所明知吸烟有害健康,还允许学员吸烟,是否合适?再者,戒毒场所作为公共场所而且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戒毒人员吸烟不仅影响自己,而且还影响他人,有的学员在外不吸烟,到戒毒所受影响而吸烟,怎么解释?所以,在戒毒期间,要训练戒除毒瘾的意志力,可以从戒烟的训练开始。
第二,劳动技能的训练可以矫正好逸恶劳的恶习。《禁毒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根据戒毒的需要,强制隔离戒毒所可以组织戒毒人员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对戒毒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这个规定是有理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劳动不仅改造自然,同时改造人类本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真理。在吸毒人员群体里,有许多人都有好逸恶劳的恶习,在戒毒期间组织他们进行劳动生产,一方面教会他们劳动技能,另一方面也对他们改恶从善的意志力进行培养,所以有劳动能力的学员要积极投入到劳动生产中去。
第三,遵守行为规范以锻炼意志力。在戒毒场所不仅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每天的24小时中,从饮食起居到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规范训练,戒毒人员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它对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以后的毒瘾根除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不经意间意志力训练的结果。
第四,戒毒期间情趣、爱好的培养也是增强意志力的一种方法。在戒毒场所,许多学员有自己的专长,他们喜欢琴棋书画,文艺爱好广泛,不同的吸毒人员集中在一起戒毒,可以把各自的特长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以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与爱好,以利于转移学员对毒品的注意力,经过戒毒期间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活动的训练,陶冶自己的情操,增强自己的意志力,为最终戒除毒瘾打下良好基础。
第五,自信心是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戒除毒瘾的关键是意志力,意志力的关键来源于自信心。什么是自信心?顾名思义,自信心就是戒毒人员相信自己能戒除毒瘾的决心和能力。尽管对许多吸毒人员来说戒除毒瘾是件困难的事情,但这是对那些没有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吸毒人员而言的,要解决自信心问题,必须撕掉自己吸毒的标签,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毒瘾问题。可以试想一下,在戒毒所戒毒没有毒源,你的心理是什么反应,身体有什么异常,从戒毒的实践经验看,从行为学观察,经心理测量测试,经对躯体的医学检查,许多戒毒人员都是正常人,说明什么问题,戒除毒瘾并不难,关键问题是自信心问题,即相信自己有能戒除毒瘾的信心、决心和能力。戒毒人员要记住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会犯错,但绝不能犯同样的错!
[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5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1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