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文明叫什么
蒋重跃其他已完结
《“一带一路”古文明书系》研究“一带一路”沿线且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巴比伦与亚述、印度、波斯、中国、希腊、罗马等文明,以中西比较、中西交流为研究特色,既注重宏观的理论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从当下观察古代文明的整体性变迁,以宏大的视角展示古文明的兴衰;又注重具体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并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用中国人的视野来重新观察世界,架构认识世界的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反击“西方中心论”。
最新章节:后记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2:56
- 后记
- 索引02
- 索引
- 参考书目
- 第四节 前近代化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
- 三中学西传
- 二传教士来华
- 一近代西方国家的东来
- 第三节 明朝中后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 第二节 明初郑和下西洋引发了大航海时代
- 第一节 元朝开辟了新时代
- 余论元明清时期
- 前言
- 第一编 分合之间 魏晋南北朝
- 第一节 三国变局
- 二政治制度
- 三经济
- 第二节 民族政权并立的两晋南北朝
- 一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 二占田制
- 三侨州郡县与土断
- 四均田制
- 五府兵制
- 六江南的开发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魏晋风度与玄学
- 第一节 东汉末年经学的崩解
- 一旧思想崩溃
- 二名法之学
- 三新的方向
- 第二节 玄意幽远新经典诠释学的建立
- 一何晏王弼的贵无论玄学
- 二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
- 三裴的崇有论玄学
- 四郭象的独化论玄学
- 第三节 魏晋风度与文学艺术
- 四道教经书
- 五南北朝道教的成熟
- 第二节 佛教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流传
- 二高僧译经和著述
- 三魏晋南北朝的民间佛教信仰
- 四佛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
- 一佛与儒玄
- 二儒释道之争
- 第二编 盛世辉煌丝绸之路的再出发 隋唐
- 第一节 隋朝的统一
- 二隋朝统一南北
- 三隋朝在制度建设上的贡献
- 第二节 大运河的开通
- 一隋以前各区域建设运河的记载
- 二隋朝对运河各段的开通
- 三运河开通的深远影响
- 第六章 贞观之治体现的政治文明
- 第一节 访古求治孜孜不倦唐太宗的求治心态
- 第二节 君为元首臣作股肱贞观君臣的和谐关系
- 第三节 虚怀纳谏知无不言贞观时期的谏诤之风
- 第四节 以人为本与民休息贞观君臣的执政理念
- 第五节 慎刑慎罚依法治国贞观时期的法治建设
- 第六节 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 第七节 各司其职权责明确贞观时期的体制建设
- 第八节 以史为鉴居安思危贞观君臣的忧患意识
- 第七章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租庸调制度的初步成形
- 一三国至两晋时期土地及赋税制度的演变
- 二北魏的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 第二节 隋至唐前期租庸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 一隋至唐前期的均田制度
- 二隋至唐前期的租庸调制度
- 第三节 唐中后期两税法的产生与发展
- 二两税法的来源户税和地税
- 三两税法的内容及意义
- 四与两税法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八章 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 第一节 开元盛世
- 一唐玄宗时期的改革
- 二盛世
- 第二节 天宝危机
- 一均田制的瓦解
- 二玄宗怠于政事与激烈的政治斗争
- 三府兵制的崩溃与军事格局的变化
- 第三节 安史之乱
- 一唐军防御阶段
- 二相持阶段
- 三反攻阶段
- 第四节 藩镇割据
- 一藩镇来源之安史旧部
- 二藩镇来源之平叛军
- 三朝廷册立之藩镇
- 四河朔三镇
- 五河朔三镇与中央的关系
- 六中原藩镇
- 七边疆藩镇
- 八东南藩镇
- 第五节 中央与藩镇的斗争
- 二削藩的重大胜利元和中兴
- 三穆宗后的削藩斗争
- 第九章 盛世辉煌世界性的帝国
- 第一节 由六十一宾王像谈唐朝的外国人
- 一使臣
- 二人质
- 三贡人
- 四外国奴婢
- 第二节 唐朝与当时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的交流
- 一与日本的交流
- 二与新罗的交流
- 三与林邑的交流
- 第三节 唐朝与当时汉字文化圈以外国家的交流
- 二唐朝外来历法
- 三外来的医学及药物
- 四外来的饮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