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园社会环境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第4页)
【活动目标】
1。知道马上要毕业,产生渴望上小学的情感。
2。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
【活动准备】
大班毕业照、在小学拍摄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欣赏大班毕业照,引入主题
1。我们为什么要拍毕业照?
2。我们马上要毕业了,我们举行一个仪式来庆祝我们毕业,仪式分为三项:我们先唱《毕业歌》,然后老师为大家颁发证书,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吧。
二、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
师:我们马上要上小学了,大家想知道小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播放视频,让大家看看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2。再次播放,老师给大家介绍。
早上七点四十分,小学的大门开了,学生们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一年级的小朋友也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了自己的班级。上课前,他们很有礼貌地和老师互相问好。铃响了,所有同学主动坐好,等待老师上课。第一节上语文课,40分钟。下课后,他们高兴地走出教室,有的上厕所,有的喝水,有的玩游戏……10分钟过后,大家接着上数学课。一年级小学生一天上6节课,上午4节,下午2节,由不同的老师给他们上课。放学铃响了,他们记好作业,背上书包,回家了,结束了在学校的一天的生活。
3。看了视频,让大家说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小学每人有一张课桌,男女厕所……)
(评析: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直观材料,播放小学录像,引导幼儿更好地熟悉小学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
三、讨论怎样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每天晚上把第二天的东西准备好,早睡早起,按时上课,不迟到……
四、教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了解了小学生的生活,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评析: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通过让幼儿回顾、了解、讨论、总结,为幼儿进入小学储备了大量经验。)
【活动延伸】
为适应小学生活节奏,可以延长课堂时间;组织各种活动,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引导幼儿制作小礼物送给小朋友。
拓展训练
1。实训操作
某园中班幼儿正随教师做图书阅读活动,教师以启发问题引导幼儿一页一页地理解书里内容,并反复请常举手幼儿回答,随后请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则双手放口袋,眺望着远方……
分析上面场景,教师的做法有哪些地方不妥,为什么?如果你是教师,该怎么做?
2。实践练习
通过去幼儿园观察,看看幼儿园有哪些规则,哪些容易遵守,哪些不容易遵守。对一些不容易遵守的规则,选出一个,设计一个活动教案。
学习反思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崔利玲。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与案例[EBOL]。[2006-06-23]。http:。jydoarticle221797。html。有删改。
[2]颜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4):16~19。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