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园社会环境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第3页)
【活动准备】
1。自制红绿灯、马路板。
2。《红眼睛、绿眼睛》音乐磁带。
3。各种交通标志图片、幼儿交通标志小图片人手一份。
4。固体胶、塑料垫板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游戏激趣
1。游戏“开汽车”。幼儿随着音乐开汽车,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牌,“指挥”交通——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提出问题:
老师刚才没有说话,你们为什么一会儿停车,一会儿开车?(因为看到了红绿灯)
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红绿灯告诉我们什么?(十字路口;红灯停,绿灯行)
(评析:本次活动中教师紧抓幼儿的兴趣和特点,以游戏贯穿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活动。例如,以游戏法导入,把幼儿自然地带入了探讨情境中。)
二、交流探索,认识标志
1。我们小朋友都住在松江新城区,那在新城区的马路上你看到过哪些标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找到的标志?(幼儿介绍,教师出示幼儿介绍的标志)
2。你们找了这么多,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标志。(出示其余的标志)
3。你们还认识哪些交通标志?(请个别幼儿回答)
4。这些标志一样吗?它们不一样在哪里?
5。谁能帮它们分分类?(主要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分类)
6。教师总结:红颜色、有斜线的标志表示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是禁止性标志;黄颜色、三角形的是要人们注意的,是警告性标志;蓝颜色、圆形的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的,是提示性标志。
7。现在请你们将自己篮子里的标志分分类,将禁止性、警告性、提示性标志分出来。
8。幼儿介绍自己分好类的标志。
三、看照片选择正确的标志匹配,进一步区别、认识标志
马路上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会怎么样呢?(会发生交通事故)
图片一:一个小区。
问题:这是什么地方?(是个靠近马路的小区)可以用什么标志呢?为什么?
图片二:我们的幼儿园。
问题:这又是什么地方?用个什么标志呢?
图片三:一个十字路口。
问题:选个什么标志提醒人们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四、幼儿操作
1。我这里有一张马路图片,我们来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添上交通标志,为什么?(出示马路图片,请幼儿找找在哪些地方需要添上交通标志)
2。幼儿分组讨论后,请幼儿代表讲解讨论的结果并尝试说明理由,进一步感受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评析: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做做,使幼儿了解了交通标志的不同含义及用途,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张贴标志应选择适合的位置,让幼儿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标志。)
【活动延伸】
幼儿园需要标志吗?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
案例五我要上小学了
——大班社会活动
【设计意图】
幼儿从大班升入小学将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同伴、学习方式、课堂要求都不同……为了使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让幼儿从思想、行动和心理方面更好地做准备,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