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4 求职技巧自荐面试礼仪等(第5页)
①言谈面试是通过主试与被试的口头交流沟通,由主试提出问题,由被试口头回答,考察应试者知识层次,业务能力,头脑机敏性的一种测试方法。
②模拟操作面试是让被试者模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情况,由主试给予被试者特定的工作任务,考察被试者行为反应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功能模拟测试法。例如企业在招聘技术工种时,可采用实地操作的测试方法,考察应试者技术的娴熟程度。又如速记、打字、绘图等人员招聘时均可采用实地考试的方式。另外,公关、销售等有关人员招聘时,也可运用模拟操作面试。如,主考官:(手拿一件产品)这是我公司的一件新产品,现在你作为销售人员开始向我推销。
(2)面试的模式按其操作方式可分为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两种。
①结构化面试是指依预先确定的程序和题目进行的面试,过程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评价维度确定,主试根据事先拟好的谈话提纲逐项向被试者提问,被试者针对问题进行回答。这种面试方式是我们所提倡的。
(3)面试的模式按其主试人员组成可分为:个人面试、小组面试、集体面试。个人面试又可分为一对一的面试和主试团面试两种方式。
①一对一的面试:适用范围:多用于较小规模的组织或招聘较低职位员工时采用,有时也用于人员粗选,另外当公司总经理对人员进行最后录用决策时也常采用这种方式。
特点:一对一的面试能使应试者的心态较为自然,话题往往能够深入,谈话过程容易控制;但其缺点是受主试者的知识面限制,考察内容往往不够全面,而且易受主试官个人感情的影响。
②主试团面试:是由25个主考人组成主试团,分别对每个应试者进行面试。采取这种方式时,主试团成员需要进行角色分配,各自从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一般主试团由三人组成,三人的分工主要侧重于评价维度的分配上:
一位是人事部门经理:可侧重于对应试者求职的动机、工资要求,人际关系的考察上;
一位聘请咨询机构的人才招聘专家:侧重于对责任心、应变能力、领导才能等方面考察上;
一位是业务部门经理:一般负责考察其相关专业知识和过去的工作成绩。主试团面试容易给被试人构成一种心理压力。
——小组面试:是当一个职位的应聘人较多时,为了节省时间,让多个应试者组成一组,由数个面试考官轮流提问,着重考察应试者个性和协调性的面试方式。
——集体面试:主要是将被试者分成数组,每组58人,主试数人坐在一旁观察。主试中确立一个提问者,提出一个能引起争论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考察被试者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领导能力,这种方法是现代评价技术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面试实践中的应用,与单个面试相比较,具有其不可超越的优越性。该方式常被大型外资或合资企业采用,对立志到这些公司工作的求职者应了解其面试特点,作好准备,在面试过程中积极抢答问题,提出自己观点,展现自己的才华。
(4)面试的模式按其进程又可分为第一次面试,第二次面试,第三次面试,直至第五次面试。一般常用的是三次以内,称为三级面试方式。
①第一次面试:常由人事部门的人才招聘员接待,对应试者的基本条件进行核实,确认应试者的学历证明及其工作业绩。
③第三次面试:由人事主管直接约见,主要是在第二次面试的基础上,考察应试人的适用性和应变力。第三次面试往往是短时间的面谈,一般来说录用人员的层次愈高,面试的次数也愈多。
面试还有一些非常规模式,如面试前的“面试”。一些公司在面试时故意设置一些“秀”让面试者“表演”。如应试者爱好唱歌,就让他当场高歌一曲。在面试场所设置一些道具(如倒地的扫把等)看应试者是否留意及反应。通过观察以把握对应试者的第一印象或判断是否与单位的用人标准一致,面试前的面试有时会收到奇效。
3。面试基本内容
从理论上讲,面试可以测评应试者任何素质,但在人员甄选实践中,并不是以面试去测评一个人的所有素质,而是有选择地用面试去测评它最能测评的内容。
面试测评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仪表风度。这是指应试者的体形、外貌、气色、衣着举止、精神状态等。像国家公务员、教师、公关人员、企业经理人员等职位,对仪表风度的要求较高。研究表明,仪表端庄,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的人,一般做事有规律,注意自我约束,责任心强,被试者应该注意着装得体,举止文雅、大方,表情丰富,回答问题要认真、诚实。
(2)专业知识。了解应试者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专业知识更新是否符合所要录用职位的要求,作为对专业知识笔试补充,面试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更具灵活性和深度。所提问题也更接近空缺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3)工作实践经验。一般根据查阅应试者的个人简历或求职登记表,作些相关的提问,查询应试者有关背景及过去工作的情况,以补充、证实其所具有的实践经验,通过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的了解,还可以考察应试者的责任感、主动性、思维力、口头表达能力及遇事的理智状况等。
(4)口头表达能力。一般观察求职者能否将要向对方表达的内容有条理地、完整地、准确地转达给对方;引例、用语是否确切;发音是否准确,语气是否柔和;说话时的姿势、表情如何。面试中应试者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或建议顺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感染力、音质、音色、音量、音调等。作为被试者在面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谈话是否前后连贯;主题是否突出;思想是否清晰;说话是否有说服力。
(6)思考判断能力。一般观察被试者能否准确、迅速地判断面临的状况,能否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能否迅速地回答对方的问题,且答案简练、贴切。作为被试者应在准确、迅速、决断方面重点准备。对自己的判断应该有信心,还要分析对方是逻辑判断还是感性判断。
(7)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主要看应试者对主考官所提的问题理解是否准确,回答的迅速性、准确性等。对于突发问题的反应是否机智敏捷,回答恰当,对于意外事情的处理是否妥当等。
(8)操作能力。主要在于考察应试者对于已认定的事情能否进行下去;工作节奏是否紧张有序;对于集团作业的适应性;是否具备单位领导能力。
(9)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在于观察被试者遇到难堪问题后的反应;能否让人亲近,对他人有无吸引力等。在面试中,通过询问应试者经常参与哪些社团活动,喜欢同哪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在各种社交场合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了解应试者的人际交往倾向和与人相处的技巧。
(10)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国家公务员及许多其他类型的工作人员(如企业的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遇到上级批评指责、工作有压力或是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能够克制、容忍、理智地对待,不致因情绪波动而影响工作;另一方面,工作要有耐心和韧劲。
(11)工作态度。一是了解应试者对过去学习、工作的态度;二是了解其对应征职位的态度。在过去学习或工作中态度不认真,做什么、做好做坏无所谓的人,在新的工作岗位也很难说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
(12)德性。主要在于考察应试者责任感是否强烈,能否令人信任地完成工作;考虑问题是否偏激;情绪是否稳定;对于要求较高深的业务能否适应。被试者回答时应该突出自己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上进心强烈的人,一般都确立有事业上的奋斗目标,并为之而积极努力。表现在努力把现有工作做好,且不安于现状,工作中常有创新。上进心消极的人,一般都是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什么事都不热心。
(13)求职动机。了解应试者为何希望来应聘单位工作,对哪类工作最感兴趣,在工作中追求什么,判断应聘单位所能提供的职位或工作条件等能否满足其工作要求和期望。
(14)业余兴趣与爱好。应试者休闲时爱从事哪些运动,喜欢阅读哪些书籍,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有什么样的嗜好等,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这对录用后的工作安排常有好处。
4。面试前的准备
为了获得所求的工作,求职者应该充分做好面试的准备,做到有备而去,在面试中适度地表现自己,要善于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特长、性格等情况,给招聘者留下满意的印象,争取最后的胜利。
除了准备好求职信、简历、成绩单等求职资料外,面试前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参加面试前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对成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对应试者来说,流利自如,文雅幽默的谈吐是面试成功的必备条件。求职者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逐渐养成与陌生人自如交谈的习惯,多参加集体活动,课堂讨论大胆发言,也有助于讲话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