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第2页)
1。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引狼入室”,大人不在家,教育幼儿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让其随便进入家中。
2。教育幼儿懂得维护自己的隐私。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勇敢拒绝别人随便碰触或抚摸自己的身体,尤其是隐秘部位,若有发生,及时报告父母、长辈或信任的老师。
3。懂得维护家庭隐私。不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家的地址、电话号码及父母存折的存放位置等。
4。教育幼儿正确使用器具器材,如手湿时不触摸电器,不拿着剪刀到处跑等。
(五)注意幼儿园外的安全
幼儿活动的公共场所,主要包括居住所在地的物业小区、户外活动的公园、动物园、儿童游乐场、购物的商场或超市、就餐的饭店等。这些场所的设施设备并不单独为幼儿提供,成人带幼儿到这些场所时应注意,要照顾好幼儿,避免意外发生。
1。防止失散。在人多拥挤的场合,如商场、公园、游乐场等,不要让幼儿离开保教人员的视线,人多时拉住幼儿的手避免幼儿走失、挤伤。
2。避免单独和陌生人共乘电梯。
3。阻止幼儿在有光滑的地面、台阶、玻璃等材料的场地嬉戏。防止幼儿滑倒和被玻璃柜台边角的锐边割伤、撞到玻璃移门。
4。阻止幼儿攀爬自动扶梯和护栏,以免被撞倒、撞伤。
5。安全乘坐各类运输设备,注意避免过多的人集中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注意幼儿不要被运行中的电梯扎伤。
6。严禁幼儿在水池逗留,以防溺水。
7。注意周围的环境变化,有泥坑或水井、窨井、粪坑等,未加盖的易发生幼儿跌入,应告知幼儿禁止走近危险地带。
8。懂得寻求帮助,机智面对困难。处于性侵犯、被拐骗的危机时,不害怕,大声说不要,知道转身就跑;迷路时,知道找警察、银行或商店柜台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六)注意交通安全
资料链接
2007年12月11日下午4点15分,广东某学校校车载有60余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到某塑料厂时,跟车的周老师告诉学前班学生4岁的小胜等三名小孩准备下车。车停稳后,周老师左右看看,确实没有车,她就先下去,然后三个学生依次下车。周老师在车门口扶着第三个学生下车时,发现第一个下车的小胜已经走出一米远,到了马路中间。校车司机大喊“有车来了”,周老师下意识地用胳膊挡着后面的两个学生,可手却够不着小胜,眼看着小胜被快速行驶过来的泥头车残忍地结束了幼小的生命。
据统计,近年来,交通事故是造成儿童死亡和致残的重要杀手,所以,儿童外出时必须注意。
1。遵守交通规则。在人行道上行走时,成人要手牵手带领幼儿,行走于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通过路口应走横道线,不闯红灯。不单独让幼儿独自在马路逗留。
2。乘坐公交车时,切勿让幼儿的头、手伸出窗口。成人要抓牢扶手,避免急刹车时,幼儿突然被撞。
3。骑自行车带幼儿时,座位应放在成人前面,并注意脚的固定,防止脚被夹入车轮内。
4。注意行车安全。乘坐四轮机动车时,严禁幼儿单独或被抱在前排就座。宜在后排座位上,与成人同坐,而不是坐在成人身上,用安全带固定,或使用婴幼儿专用的安全座椅,以免刹车时撞伤。
5。为提高能见度,在黎明、黄昏以及其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最好给幼儿穿上有反光材料附件的衣物。
资料链接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家长和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应该通过优化保育环境,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以下做法可供家长老师参考使用。
1。情景模拟,告诉幼儿什么样的情况会出现危险,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出现危险后如何沉着应对。比如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迷失方向寻找警察,彩色豆豆不能随便当糖吃等。
2。创设环境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著名教育家布罗菲、古德和内德勒为幼儿园环境设计提出了11个目标,“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具体做法:定期检查班上物品,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如尖利器、钉子等;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贴上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重视开展户外活动,多让幼儿进行走、跑、跳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教幼儿在走路跑步的时候,头要朝前看,重心要在下半身,身体不要往前冲等。
4。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器具器材,具备意外灾害的应变常识。如手湿时不触摸电器,不拿着剪刀到处跑,滑滑梯时头不向后仰,烫伤时马上用冷水冲洗等。
5。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吃鱼时要求幼儿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部刺伤之痛,吃饭时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饭前便后自己洗手,可减少细菌对身体的侵害等。如果平时注意对幼儿这些生活细节进行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绝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就会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全社会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
单元小结
学前儿童活泼好动,安全意识差,对各种危险情况的预见能力不如成人,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高。
托幼机构是学前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与学前儿童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做好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是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