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常见意外事故及其处理(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图8-3晕厥的处理

(七)惊厥(抽风)

幼儿惊厥的原因很多(详见本书第七单元),表现通常是突然性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口唇青紫,呼吸微弱,四肢及面部抽搐,持续时间不等,可短至1分钟,长至几十分钟。发生惊厥后,保教人员不可惊慌、大声呼叫或拍打幼儿。

处理办法:

第一,让病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入气管。

第二,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通畅。

第三,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中间,以免咬伤舌头。若病儿牙关紧闭,不可硬撬。

第四,随时擦去痰涕。

第五,针刺或指压人中穴止抽。

第六,若有高热或上述处理后抽风不止,速送医院救治。

(八)中暑

夏季天气过于炎热,或日光长时间照射幼儿头部,可致幼儿中暑,出现头晕、耳鸣、眼花、口渴甚至昏迷。

处理办法:

第一,将病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

第二,凉毛巾冷敷头部,用电扇或扇子扇风,助其散热。

第三,给病儿口服人丹、十滴水。

第四,给病儿喝一些清凉解暑的饮料。

注意:炎热的夏季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应避开上午十点半至下午两点半。炎热季节幼儿可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游戏尽可能放在树荫或屋檐下进行,避开阳光的直射。同时教师应提醒幼儿多喝水。

(九)冻伤

冬季高发。幼儿冻伤多为轻度,常见于手、足、耳郭、面颊部位,局部红肿,遇热发痒。可将冻伤药膏涂于冻伤局部,并要注意保暖,经常对易冻伤部位进行揉搓、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冻伤愈合。

重度冻伤,局部皮肤呈紫黑色,肿胀,有水疱。处理时应注意保暖,不要弄破水疱,但不能用热水烫,也不能用火烤,应送医院处理。

(十)烫(烧)伤

接触热油、热粥、开水、热蒸汽、生石灰、化学药品如硫酸等,均可造成烫伤。

根据烫伤的深浅,可将烫伤分为三度:一度:仅伤及皮肤表皮层,创面极小,局部红肿、灼痛,但无水疱。二度:伤及表皮和真皮两层,受伤面积较大,局部红肿,有水疱,疼痛剧烈。三度:受伤面积大,涉及面广,常伤及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肌肉四层,甚至会伤及内脏器官。

处理办法:

第一,迅速去除被烫伤物浸透的衣物。如身上还粘有热粥、热菜和生石灰等,要轻轻拭去。

第二,一度烫伤,可在局部涂烫伤药膏如:獾油、京万红、清凉油等,3~5天可痊愈,不留瘢痕,有轻度色素沉着,可吸收。

第三,二度烫伤,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覆盖创面,切勿弄破和挤压水疱,也不可在创面涂草木灰等不洁之物,将病人平稳送入医院治疗。

第四,三度烫伤时,除干净的毛巾纱布覆盖创面,不能弄破和挤压水疱外,若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淡盐水饮用,速送医院处理。

(十一)电击伤

小儿玩弄带电电器,或雷电天气在树木或高大建筑物下避雨,均可造成电击伤。

触电轻者,全身发麻,重者可出现烧伤,更重者电流通过心脏,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处理办法:

第一,切断电源。救护者应冷静分析现场情况,选择安全合理的办法,比如戴上棉布手套、穿上皮鞋、踩在塑料或干木板上,拉下电闸或用竹竿、长木棍将伤者身上的电线挑开。

第二,对呼吸、心搏骤停者进行现场急救(措施: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具体操作要领见本单元常用急救术相关内容)。

第三,有烧伤者,保护创面,待伤者呼吸心搏恢复后送医院治疗。

(十二)煤气中毒

冬季室内采用煤炉取暖,或煤气关闭不严外泄,常可导致煤气中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