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教育的针对性强,通过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就可做到有的放矢地实施个别化教育。

(3)个别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自我选择和自主活动的需求。

2。个别活动组织时需注意的问题

(1)个别教育要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适时进行随机教育。例如,一次喝水时,陈光小朋友正想拨开人群第一个喝水,教师就赶紧说:“老师喜欢谦让的孩子,别人先喝,自己后喝,才是好孩子。”这时,他转身走到最后,站在离别人远远的地方,教师高兴地摸摸他的头,他也笑着望老师,好像在说:“这次,我这次做对了吧”。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捕捉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2)个别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因人而异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幼儿应用不同的方法。要以表扬和积极鼓励的正面教育为主,多发现幼儿的不同点和闪光点,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佳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

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同的组织形式都要通过具体的活动途径来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主要有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环境和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等途径。

(一)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

一日生活指幼儿在园一天所有的生活环节,即除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之外的一切活动,比如,幼儿的进餐、盥洗、午休、整理、入(离)园等生活活动,还有幼儿的各种自主游戏、自由活动、区角活动、户外锻炼等活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很多是通过这一教育途径来进行的,尤其是幼儿各种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一些社会性行为规范的养成。因此,教师应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从幼儿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每个环节和活动的教育价值。所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既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

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的系统活动,并且主要由教师组织和指导的过程。与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相比,专门的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具有直接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更能按照教育的预设目标有效地实施。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如开展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或进行“单元主题”“整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直接和间接地“教”,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身体和体能、社会性、情感、智力、美的感知与表现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专门的教学活动还可以从规范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入手,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以保持幼儿持久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专门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

(三)幼儿园教育环境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环境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包括整个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教育机构环境、家庭环境等。这里所讲的教育环境,是指幼儿生活的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方面的园所建筑、活动场地、活动室、环境布置、设施设备等,以及精神方面的教师教育观念、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为幼儿创设具有美化、教育化,舒适、安全的物质环境,引发幼儿积极的行为,又要为幼儿营造平等、信任、关爱、和谐、温馨的精神氛围,让幼儿在温暖的大家庭中度过快乐的童年。因此,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

(四)家、园、社区三位一体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八章“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中规定:“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教育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建设。”幼儿园要打破关门办园的局面,成为社区幼儿教育网络的中心、先进教育观念和文化的发散地;幼儿园不仅有为社区提供幼儿教育的任务,还有为幼儿和家长提供各种早期教育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任务[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共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者主导双方合作共育的正确方向和过程。其首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并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达成共识,配合幼儿园共同完成教育幼儿的任务。其次是幼儿园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促进家、园有效地互动,增进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发展情况,共同协商和实施教育策略,真正做到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就是教师为促进幼儿发展,在组织幼儿参与各项教育活动时,需注意和讲究的方法、手段以及在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中应具备的教育机智与智慧。

(一)教育活动中各种方法运用的策略

方法是一种手段。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教师与幼儿共同在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活动方法很多,比如,有观察法、练习法、游戏法、实验法、示范法、体验法、讲解法和讲述法等。在教育活动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体现教育目标的需要,又要考虑与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更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此外,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没有一种万能的方法,也就是说“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只有根据活动的需要,将各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1。充分尊重和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选择方法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各种教育方法是为教育活动服务的,因此,方法选择恰当与否的核心就看是否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发展的需要。比如科学活动“认识水”,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经常伴随着动作来实现,并且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少,认识具有浅表性,注意力也极易转移。所以,教师在选择活动方法时,要以游戏法为主,让他们在“玩水”的过程中,了解水的特性。同样是“认识水”,中班、大班幼儿的思维快速发展,生活经验逐步丰富,就可选用实验法、练习法等方法,通过“溶解”“沉浮”的小实验,帮助他们理解水的性质和功能。

2。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内容的需要选择方法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内容的不同,选择活动的方法也就不同。比如小班体育活动“小动物找尾巴”,活动目标是:训练幼儿的跑、跳、平衡、向上跳跃等能力;引导幼儿进行部分和整体配对;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根据这个活动目标与内容,教师在活动方法的选择上,重点要考虑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和游戏等方法。如小班社会活动“我会打招呼”的活动目标:愿意大胆地参加活动,接受不熟悉的人,会用礼貌用语打招呼;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与人打招呼,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针对这个活动内容,教师更多地可考虑选择观察法、练习法和体验法等方法。

3。各种方法整合优化,发挥最佳效应

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方法都不可能是一种单一的方法,而是多种方法配合使用。教师需综合考虑与教育活动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在众多的方法中,精心搭配,整合优化,使之形成最好的组合,确保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最佳的效应。

(二)教育活动中多种手段选择的策略

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方式方法。幼儿园所使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具体的手段往往都是以视听媒介(教具、学具)的形式呈现。手段作为辅助工具,它是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服务的,要想实现教育目标,就应正确地选择和恰当地使用多种手段。

1。幼儿园普遍使用手段的种类

(1)实物。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和学具,在幼儿园使用率最高,对于幼儿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手段之一。它包括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所有能让幼儿安全接触的材料和物品。如植物中的树枝、树叶、花卉、种子等,自然界的石头、沙、泥、水等,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用品等。

(2)图片。在教育活动中无法使用实物的情况下,会采用挂图、照片等图片。

(3)图书。包括幼儿故事书、科普书和幼儿绘本等图书。

(4)电化教学设备。包括电视机、幻灯片、录音机、录像带、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设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