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二)影响教师与幼儿关系的因素

1。文化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当校园文化环境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职工们将校园长期积累形成的价值观落实到自己与孩子日常接触的言行举止中去时,孩子们就成为了校园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个音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演绎成校园文化的特色。一所幼儿园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力,园风是关键;一所幼儿园是否具有健康的园风,幼儿园文化是根本;而一所幼儿园是否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文化是基石,幼儿文化是特色。

2。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是国家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政治措施。国家对幼儿园政策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增强幼儿教师对幼教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我国出台各项文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幼儿园教师会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从而促进新型的师幼关系的形成。

3。教师人格素养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其中优良的性格特征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自信、合群、坚韧、宽容、踏实、自尊等性格特征的幼儿教师更容易与幼儿保持良好的关系。

4。幼儿的个性特征

幼儿自身的个性特征是影响师幼关系的重要因素,幼儿气质的内向或外向直接关系到他们与教师的互动质量。事实证明,开朗、外向且行为积极的幼儿受到教师关注与反馈的机会多,而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孩子得到的关注和反馈少。

(三)良好师幼关系的建构

1。良好的师幼关系的重要意义

(1)课程改革和园本课程的建构需要建立优质的师幼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幼儿教师应重新定位,以新的身份投入到教育中,本着尊重、平等、自主的原则,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感受,支持幼儿的探索和操作。同样,在园本课程建构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教师和幼儿形成了自由表达、通融理解、开放民主的氛围,就有助于探索建构园本课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建立一种新型师幼关系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2)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幼儿园教育是通过师幼关系借助其他物质条件和手段,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的活动,整个教育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所以师幼之间应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幼儿园,教师如能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关爱、理解、支持、赏识幼儿,幼儿就会喜欢老师,愿意亲近老师,主动与老师交流、对话,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顺利进行,所以优质的师幼关系是教育的关键。

2。良好师幼关系的建设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为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身心和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建立这种良好的师幼关系有以下几个策略:

(1)创设平等自由、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纲要》提出:“教师的态度和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对于想亲近的教师更乐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了烦恼困难也愿意倾诉,对于批评建议也更容易接受,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因此,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这也是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必要条件。

(2)尊重信任幼儿,把幼儿看作是独立的个体。渴望尊重是人皆有之的一种心理需求,幼儿和成人一样需要他人的尊重和信任。《纲要》提出:教师首先要把幼儿做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来看待,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需求、尊重幼儿的体验。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把孩子真正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信任孩子,努力成为孩子的伙伴,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各项活动中让孩子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动,尊重孩子的决定,给孩子创造一块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经历和体验;关注孩子们在师幼互动中的体验,多关注一下孩子们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表现,并去探究他们行为的理由。从而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又能让幼儿轻松愉快、无拘无束,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3)欣赏肯定幼儿,让幼儿拥有更多的自信。欣赏和赞美别人是一门艺术,在幼儿园,幼儿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幼儿教师是一位老师,可在孩子的眼里,有时是朋友,有时是妈妈,对于不同的孩子,需要幼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让孩子们从老师的赞扬和鼓励中变得更加自信。

(4)通过互动促进优质师幼关系的形成。卢梭提出:“儿童有他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因此,真诚地面对每个孩子是教师与幼儿实现对话的基础。

首先,倾听幼儿心声,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与孩子应产生对话互动。这里所说的“对话”,主要是指师幼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对话”,要求教师和幼儿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因此这种双方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

其次,大胆放手,给幼儿探索和发展的空间。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幼儿的探索行为会随时发生。我们应大胆放手,积极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同时,我们还必须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作出反映,调整指导策略,成为幼儿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幼儿发展。

最后,互相学习,师幼共同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幼儿从家庭、社会、媒体等各方面获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有时面对幼儿的提问我们都会感到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教师和幼儿共同学习和提高。

(5)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事实证明,有着良好态度和个性特征的教师比较受幼儿欢迎,更容易和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因此,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给幼儿积极的影响。另外,教师还要提高对幼儿行为的理解、领悟能力,这种理解不仅是要观察幼儿的某一个独立的行为,更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幼儿某一种行为客观原因的了解,还涉及对他们行为理由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促进良好师幼关系的形成。

【学以致用】

1。请用本节学习的理论知识,试分析张红以及她的爸爸、妈妈,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有何偏颇?结合自己选择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经历,谈谈你对幼儿教师职业特点以及社会地位的认识。

2。结合案例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我是一名刚刚步入幼教工作的新教师,新学期开学了,我成为了33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新朋友。圆圆是我们班上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身体不太好,老是出虚汗,时常需要在她的背后塞毛巾隔汗。常常在午休时,家长也会不放心地过来照顾。

一天早上,圆圆和妈妈来到幼儿园,母女俩离别时,圆圆又嚷着:“妈妈,中午来陪我好不好?”妈妈说:“今天妈妈忙,真没时间过来陪你。”圆圆不高兴了,我上前蹲下身子笑着对圆圆说:“圆圆长大了,是个能干的宝贝,今天不要妈妈陪,我们自己睡好吗?”圆圆心里虽不高兴,但还是点了点头。

午睡时间到了,我主动帮圆圆脱了衣服,在背上垫好毛巾,盖好被子,坐在圆圆的床边,微笑地看着她,并轻轻地拍着她……,直至她慢慢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圆圆妈妈对我说:“圆圆在家对我们说很喜欢你,因为你爱笑,笑起来很漂亮,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漂亮老师。”从此以后,我和圆圆成了好朋友。

(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教师容思的教育随笔)

【课外拓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