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篮球基本技术(第3页)
动作要领:单手反弹向前传球的手法与单手胸前传球基本相同,只是手臂向前下方用力,球击地后,反弹给同伴。
运用:它是小个子队员对付高大队员的传球方法。向内线队员和向空切篮下队员传球时,也多用此种传球方式。
(二)接球的动作方法及运用
1。双手接胸部高度的球
动作要领:接球时注视来球,并向来球方向伸臂迎球,手指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虎口相对,手指向前上方伸出,两手成半圆形。当球飞行将触及手指时,双臂顺势随球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握住球置于胸腹前的部位,保持基本站立姿势。
2。双手接头部高度的球
动作方法和双手接胸前高度的球相同,只是迎球时臂向前上方伸出。
3。双手接反弹球
接球时,跨步迎球,上体前倾,两臂迎球向前下方伸出,掌心向前,五指自然张开。球反弹起来后,两手顺势握球将球移至胸腹前,保持身体平衡,以便衔接下一动作。
4。单手接球
单手接球控制范围大,能接不同方向的来球,它有利于队员快速、灵活地发挥技术。以右手为例,右脚向来球方向迈出,两眼注视来球,接球臂向来球方向伸出迎球,手臂掌成勺形,手指自然分开。当球刚接触迎球手时,手臂顺势将球向后下引,左手随之握球,双手将球置于胸腹之间,准备衔接下一个动作。
5。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腾空接球时,左(右)脚落地后,右(左)脚上步,同时将球传出。双手接球后,马上收臂后引,然后迅速伸前臂,抖腕出球。多用于快攻时两个人短传推进。
(三)传接球技术的教学
(1)传、接球的教学应从持球方法入手,把传球和接球的教学与训练结合起来。先教双手传、接球,后教单手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和反弹传球可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2)传、接球的教学步骤应在建立正确的传、接球动作概念的基础上,从原地传、接球开始练,然后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的练习。使传、接球动作结合起来,而后再与其他进攻技术相结合,最后在有防守的情况下,不断增强对抗强度,提高传、接球的运用能力。
(3)在教学中要抓传、接球的主要环节,重视持球部位、方法、传、接球的用力,提高控制支配球能力。要注意左、右手的练习,养成善于观察场上情况的习惯。
(4)在教学训练中,对学生掌握的传、接球技术动作应及时作出评定,肯定正确动作,指出错误及产生原因,并耐心予以帮助和纠正。
(四)传接球练习方法
(1)学生两个人一组相距3米相对站立,练习各种传球,可根据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逐渐加大传球距离(见图12-13)。
图12-13固定距离传、接球练习
(2)学生成两路纵队,相距5~6米面对站立,要求学生在跑动中完成传球、接球动作。
(3)4队员分别传球给6、7、8并沿着全场三个圆圈做侧身跑,进行传、接球最后上篮。
传到一定次数后,换另一侧进行。要求在快跑中完成传、接球,不得带球走,球要传到接球人的胸前部位,要以球领人(见图12-14)。
图12-14四人一组传、接球练习
(4)三人一组,5传球给插中的6后,快速从6的身后绕过向前内切,6接球后传给插中的4,并从4的身后绕过向前内切,如此重复进行(见图12-15)。
图12-15三人一组传、接球练习
(5)三人站成三角形,相互进行传球,另两个人在中间做防守,干扰传球;传球队员如被防守队员抢获或触及,即与防守队员交换,然后进行练习。
三、投篮
投篮是进攻队员为将球投向球篮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的总称。
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比赛中,进攻队运用其他各种进攻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力求投中得分,而投篮得分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因此,掌握好投篮技术并不断提高投篮命中率,对于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投篮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投篮是在快速移动中完成的,多在移动中接球,利用假动作、时间差或改变方向,或紧贴对手投篮。投篮应与突破、传球等技术相结合。投篮的方式多、变化多、出手点高,按照手法分为单手投篮和双手投篮两种。
(一)投篮技术动作方法
1。原地投篮
原地投篮一般在中、远距离投篮和罚球时运用。
(1)双手胸前投篮。
动作要领:双手持球于胸前,肘关节自然下垂,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眼睛注视瞄准点。投篮时,下肢蹬地发力,两臂向前上方伸直,前臂内旋,拇指下压,手腕翻转变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球出手时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见图12-16)。
图12-16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运用:它的优点是投篮的力量大,距离远,便于和传球、运球突破相结合,女性运用较多。
(2)单手肩上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