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页)
可这会儿,他真的笑不出来。
干旱大半年了,饥荒终于让世道乱了。
阿娘今天带去镇上的八只兔子,卖了八十个贝币。
可一天不到的时间,两贝币一斗的玉米粉,涨到二十贝币。
爹说得对,不逃荒,最后指定得饿死在这。
把四宝抱回屋,仔细给穿好衣裳,李大石抚了抚四宝干硬的发。
四宝还这么小,他一定要像爹一样,扛起一个家的责任,护好家人。
屋里,李大石带着四宝开始收拾东西。
屋外,三水分好了一人一碗的玉米糊。
匆忙的填了填肚子,一家人都忙活起来。
收拾的收拾,打包的打包。
小四宝虽然只有三岁,却也在家人的交谈中知道,他们要离开这里。
所以,她吃了糊,就抱着鸡咯咯等。
忽然有人叫门。
王氏开门,人请了进来。
来的是刘婶,她手上提着个盖了布的提篮。
“咋了?你们这是要干啥?”
反正都决定要走了,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王氏把玉米粉涨价,镇上兵荒马乱的事,一通说了个仔细。
大旱之下李家洼的人更穷了,只能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糊口上。
像刘婶这样的,跟本就没空去镇上。
自然不知道边口镇如今的情况。
听完,刘婶脸色变了几变,从手里提的篮子里,抓出野兔,硬塞给王氏。
“绣儿啊!既然你家要去逃荒,这只野兔,就带着上路吧!”
今儿一早,她带着兔子去请叔公,叔公却说来看过了。
所以这兔子,也没地使,便拿来还了。
她家三个都是大人,比不得老三家,四个小娃四张嘴,都指着王绣儿一个人。
“这……”
刘婶打断道:“行了,别这个那个的。我这些年对你好,对四宝好,其实也是出于愧疚。若是我本事大些,四宝也不至于……哎!”
这事不止王氏,李家人其实都知道。
所以,他们才会在自己有多余的情况下,回以一些。
其实是在告诉刘婶,这些都是命,怨不到她身上。
刘婶尽力了。
“嫂子,你也早做打算。眼看你大儿媳,肚子一天天大了,再拖怕是真走不了啦。”
“放心,我知道的。”
说完,爱怜的目光看了四宝许久,这才离开。
王氏拎着兔子去灶棚,卷起袖子,把野兔和鱼,都杀了,架在灶棚的火上烤。
李老三也没闲着,除了留下菜刀、柴刀、钉耙,其余的铁器,都拢到了一起。
家里除了这些铁器,也没有再值钱的东西了。
他准备明天拿去卖了,换成钱,或是换成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