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防控社区违法犯罪行为(第3页)
2。结合以上两个案例,谈谈在开展社区治安建设工作中可以调动社区哪些人力资源,进而构建一个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社区综合治理主要涉及社区违法犯罪行为防控、社区人口管理以及社区居民矛盾排查调处等一系列影响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的活动的管理工作。社区违法犯罪行为是危害社区治安安全的重要因素,每个社区都在高度重视社区违法犯罪行为的防控工作。
一、社区违法犯罪行为防控
(一)社区违法犯罪行为防控的概念
社区违法犯罪行为防控是在社区层面,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内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控制。每个社区中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得到高度的重视,因为它是社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威胁。为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必须加强对社区内犯罪行为的防控,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社区违法犯罪行为预防的原则
1。坚持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的原则
社区内违法犯罪行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一般的违法行为和严重的违法行为。一般的违法行为主要指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而严重的违法行为是指刑事犯罪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对社区生活带来危害,是刑事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更大。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2。坚持“群防群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
社区居民是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受害者,对社区情况也最为了解,因此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区违法犯罪行为防控体系。还要建立有效的治安责任制,明确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工作人员和群防群治董事会的职责,并制订出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狠抓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综合治理领导机构,针对社区特殊群体开展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3。坚持防控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也是我国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社区违法犯罪行为危害性大,必须严厉打击,但惩罚不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目的和手段。同时,我们更应该结合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消除产生社区违法犯罪行为的根源,有效预防社区违法犯罪行为。社区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应该同时进行,而且要以预防违法犯罪行为为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杜绝违法犯罪行为,最大限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社区违法犯罪防控的内容
依据我国《民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社区违法犯罪防控是对社区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对刑事犯罪行为和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的防控。所谓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事犯罪行为因其较高的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等部门必须严厉打击,不能姑息养奸,必须及时、有效地遏制犯罪者的行为,切实为群众负责,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较刑事犯罪来说,一般的违法行为危害程度较低,但是不能因此就放松对这一违法行为的制裁,否则会增加诱导刑事犯罪行为的概率。
二、社区违法犯罪行为防控体系
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以人防、技防、物防协调的思路,构建多层面、全方位的工作方法方能确保社区的良好治安状况。
1。人防
这里所说“人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防工程,而是指公安机关等部门的警力,以及社区保安等治安人员。他们是社区安全的屏障,是防控社区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力量。
目前,许多社区都设立了社区警务室,但是设立范围还是太小,并且配置标准也参差不齐。笔者认为,应该统一已经建立的社区警务室,包括确立负责人,固定常驻人员与值班人员数量,统一着装、配置器械,做到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具体来说,应当按照社区人口的比例设立警务室,做到每个社区都要设立警务室,大的社区设立两个以上的警务室。针对当前社区警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转变职能,精简合并的方式,将富余的警力充实到社区警务室。同时,警务人员应当定时定期地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开展调查工作。
除公安警力、社区保安外,社区居民也是人防的重要力量,他们与治安人员构成了一道防控违法犯罪的坚固防线。社区的基层组织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每个社区的居委会、治保会、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应加强对社区人员的管理,承担社区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日常的办事活动。这些群众组织的优势在于其组成人员来自于社区的常住人口,他们居住在社区,熟悉本社区的人口、公共场所、各单位等基本情况,有利于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便于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搜集反馈与社区治安有关的各种信息,也便于开展互看互助、守楼护院等治安联防行动,协助社区警务人员开展工作。
2。物防
具体做法有:安装小区监控装置,对小区的公共区域加强监控;安装小区楼道防盗门、可视对讲门等,对居民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强小区智能门建设,严控外来人员进出小区;动员居民家庭安装防盗门窗,居民小区封闭围墙等。
加强社区基础防范设施建设。国外在预防社区犯罪方面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设计房屋时就考虑防范的功能,警方也积极参加建筑物的设计,提出预防犯罪的方案。例如美国为了防止机动车被盗,建议居民将停车场的通道建成S形,将房门做成实心加厚的木门,将自家的门牌号码标识做成夜光的,并安置在门外明显的位置,在社区明显位置悬挂“您已进入邻里守望地区”的警示牌,以达到震慑犯罪的目的。
3。技防
技防的全称是科技防范,是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实现安全防范的目标。技防是社区安全防范的有效载体,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技防主要是通过智能化的安全系统实现有效防范,如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
因为“技防”需要大量资金,而社区很有可能承受不了,也不一定处处都需要,所以可以选择重要地区重点预防,安装住宅区电子遥控门和对讲系统,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摄像头,完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使社区得到更全面的保护,进一步预防违法犯罪。
三、社区违法犯罪行为防控网络
1。健全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网络
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力度,调动居民主动参与治安防控工作。通过设立户外公益广告,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开展咨询活动,出动宣传车,组织文艺会演,开辟宣传专栏,组织普法知识竞赛,发放《致社区居民的一封公开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居民治安防控意识的教育,引导居民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提升辖区居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号召全体居民主动投身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居民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勇气,为群防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要继续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按照职业化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有偿服务与义务巡逻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群众自防自护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使每一个社区都有一支不瘫不散、稳定可靠的治安防控队伍,夯实维护社会治安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