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幼儿园良好的制度建设不仅能有效地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转,而且能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园长应在制度建设方面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及内在动力;在管理方面做到既亲切关怀又严格要求,并对幼儿教师进行有效的、到位的教育和培训。园长要用人文关怀的力量创设“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幼儿园园长也应重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为青年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幼儿园可以针对园里不同风格及特色的教师制定不同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同时为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和信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师德演讲”“新秀评选”“一课三研”“青年教师展示日”等,肯定教师的职业价值,激励青年教师队伍积极进取。

(二)完善“以人为本”制度管理是制度民主化建设的核心

幼儿园应该通过建立精神激励机制,满足教师心理上的需要,增进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管理。

案例1认真核实接送者,做有责任心的教师

幼儿园有一位天真可爱的牛牛小朋友。一天晚上离园时,来了一位自称是牛牛妈妈的人来接牛牛。教师一看来人自己并不认识,就不让她接牛牛。那位家长说:“我是牛牛的妈妈,请老师让我把孩子接走吧!”听了这话,教师就问牛牛那人是不是她妈妈,牛牛低着头,轻轻地点了点。知道来人确实是牛牛的妈妈后,教师这才放心了。于是,牛牛妈妈带着孩子向幼儿园门口走去。教师发现此时的牛牛并不像正常情况下孩子看到妈妈来接那样欢喜雀跃,而是不愿和“妈妈”走。这一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教师的警觉,她立即追上去说:“牛牛妈妈,请等会儿。”这时牛牛妈妈有点着急地对牛牛说:“牛牛,奶奶今天有事来不了,我好不容易才有时间接你一次,和我一起回家吧,奶奶在家等着咱们呢。”听到这里,教师立即拨打牛牛奶奶的电话,询问事情缘由,并让牛牛和奶奶通了电话。牛牛这才高高兴兴地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段可昕)

想一想

按照幼儿园接送制度的规定,每名幼儿上幼儿园时,园方一般都要求家长办理门监卡手续,然后每天来园接送孩子时都要刷卡,这样门卫才会放行。有了这样的操作程序,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解决了家长担心幼儿被接错或被别有用心的人接走的忧虑。同时,案例中的教师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也体现出园所制度文化的成功。

在日常的管理中,幼儿园园长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在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再多一份细腻与责任感,谨防偶然失误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园长可以建立精神激励机制,满足教师心理上的需要,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引领教职工逐步形成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健康成长轨迹。

案例2园长对教师的业务指导——观察冰块引发的思考

雪后的一个上午,亲切的园长妈妈走进了我们小三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

“孩子们,你们看看园长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孩子们用惊奇的眼神望着园长妈妈手里的神秘礼物说:“啊,我知道,这是冰块儿!”

“孩子们,你们真棒!那我问问你们,冰块儿是什么做的呀?”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是水做的。”

“是水做的吗?”

“冰块儿是水做的。”

“真凉”。

“冰冰的。”

“那为什么水会结成凉凉的冰块儿呢?”

孩子们都踊跃地回答说:“因为天太冷了。”

“那你们想一想,我要是把冰块儿放在温暖的教室里,冰块儿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这时候有的小朋友就说冰块儿会化掉,还有的小朋友说冰块儿会变大。园长妈妈说:“那好,园长妈妈把冰块儿放在你们班,小朋友们和段老师一起观察小冰块儿的变化,等园长妈妈再来你们班的时候把你们的观察告诉我。”

“好,园长妈妈您早点儿回来啊!”

我默默地观察着园长与幼儿的互动,体会着应如何以幼儿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为切入点,开展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激发幼儿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段可昕)

想一想

教师要想给幼儿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园所的园本培训制度,正是起到了构建教师培训文化,发展园本研究制度,形成教育研究文化的作用。而园长亲自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并给予公正评价和善意指导是影响教师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能激发教师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主动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

幼儿园要继续深化园本培训制度,逐渐形成长效机制。园长应提高业务领导的指导水平,在每次活动中与教师一起分析问题,并提出良好的建议,为教师的改进方案引路,促进园所整体保教质量的提升。园长需发扬客观、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用非权力影响力中知识因素的科学性、才能因素的实践性让教师对自己产生信赖感和敬佩感,为今后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案例3骨干教师接待日活动

我园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在“骨干教师接待日”活动中,青年教师经常反映一些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存在提问不明确的现象。例如,在自创教育活动《灯官叔叔》的课程中,教师会手举京剧娃娃问幼儿:“你们喜欢京剧吗?”幼儿回答:“喜欢。”其实,这样的无效提问对课程并没有引导作用。偶尔有逆反心理的幼儿回答“不喜欢”,打乱教师的教学过程,使教师难以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引导幼儿深入探索京剧文化。还有的教师的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活动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得不够好,教学目标重结果、轻过程,使教学达不到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京剧文化的目的。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付静、王冬梅)

想一想

案例中这样的活动,会使幼儿教师受益良多。教师不但由此提高了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教学的水平,还能将这些好的教学经验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其他教育活动、活动区指导等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导中,使一线教师的整体教育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经过一段时期活动经验的积累,幼儿园教师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经验就更加丰富了,会积淀更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传统文化特色教学案例。这也使幼儿园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所文化更加成熟,影响面扩大至社区、市区乃至国际。

幼儿园应该进一步完善园本教研制度,进一步深化组织实施“骨干带头人培养”队伍建设工程。例如,每月一次的“骨干教师接待日”活动,可逐渐解决教师在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内容,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提高教育水平。通过“青蓝组合”“结对子”活动,与带教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新教师之间区角活动和集体活动观摩与点评,为新教师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各种平台。还可在“骨干教师接待日”中,请班级教师分享自己在特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点带面,把好的经验从个人体会变成群体共识。

(三)构建园本研修文化制度是制度民主化建设的动力

园本研修不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幼儿园的组织行为,而是发展成为园所的管理行为。幼儿园园长要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园本研修文化制度的建立,通过多样的平台肯定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价值,增强教师团队的职业信念。

案例1美丽的春天——健走活动

我们幼儿园的工会经常开展组织各类型的活动,如“迎春天发现名建筑”天坛公园健走活动。活动以班为单位,自学展示所负责的名建筑的信息,并进行知识问答。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们学到了有关中华名园的历史背景、修建年代和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这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同时鼓励教师在活动中大胆自信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互相分享,互相学习。在提问和同事的引导下,广大教职工既深入了解名园,也实现了强身健体的目标,可谓一举两得。

每学期,在园长和工会主席的带领下,工会都会组织全体在职教师举行各种丰富的活动,如健走活动、红五月歌唱比赛、迎接示范园验收研讨会、新年联欢会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还让教师从中感受到了园所营造的温暖、祥和、自然、开放的氛围。在这种园所文化中,园长和工会主席总是把最真诚的祝福化作春风,吹送到教师的身边,把最诚的问候变成雨,飘散到教师们的窗前。幼儿园领导用最贴近生活的形式,帮助教师在一次次活动中学习、发展与成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