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园长与教师关系的管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节园长与教师关系的管理

园长与教师的关系是幼儿园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幼儿教师年轻化趋势加强,他们处于发展过程中,是正在发展的人;同时,他们又承担着幼儿教育和管理幼儿的重要角色,是幼儿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员。园长管理好与幼儿教师的关系,有利于保证幼儿园的政策能够得到扎实的落实,也是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重要保障。所以,需要倡导一种新的幼儿园文化,把对教师的管理提升到为教师、为教学提供服务与支持的层面上。

园长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园长要做到对每一位教师的信任,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允许她们大胆尝试,不能急于求成,不给他们压力,让他们去亲历成功与失败,耐心等待他们的发展,并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使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一步步地提高。同时,对教师要理解和宽容,要接纳教师的个性特点与不足,给教师改正不足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彼此尊重的良好氛围。另外,园长还要激励教师参与幼儿园管理,要善于用人,用人之长,委职放权,让教师感到自己的肩上有担子,这种适宜的压力,会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这种强烈的自主意识会渗透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园长还要给教师创造机会与条件,搭设各种平台,来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从而使大家能够彼此欣赏、彼此包容、彼此信任、彼此促进。

案例9沟通中找准定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作为校长,你不仅是教师的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而且形象地说,也是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这个乐队是用一些精致的‘乐器’——人的心灵来演奏的。你的任务就是要听到每个演奏者(教师、班主任)发出的声响,你要看到并从心底感觉出每个教育者在学生心灵里留下了什么。”每个园长都想用自身的智慧成为教职工心目中那个杰出的指挥,而我们的园长就是在用她的管理智慧,让我们每一个人找到职业的幸福感。

来到翠成幼儿园已经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中,我不但感受到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与和谐,而且也感受到这个大家庭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我们都是家中的一员,园长就是我们的家长,每天带着我们这些混龄班的“孩子”共同成长!照顾我们的生活,解决我们的问题,化解我们的情绪,还会针对个别“孩子”因材施教,一次次的沟通,带来的是机遇,带来的是转变,更多的是让我更加坚守对这份事业的执着。

对于一个新调入的人来说,需要适应环境、适应人、适应管理风格,而这对于不善表现的我,无疑是个挑战。带着这种担心我来到幼儿园,当园长在全体教师面前介绍我时说道:“静静老师是市级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相信一定会帮助到其他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们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尝试着做教师培训、保教管理工作,园长都会提醒我:“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在做事情前,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要怎样做,只有你想清楚,说清楚,其他教师才能明白”,也正是这句话让我在培训或管理的过程中,思考得更多,原有的担心逐渐淡化。

从那以后,园长为我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家认识我、熟悉我,帮助我树立起自信!只要有机会,园长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外出培训讲座、组织教师培训。特别是我刚来不久时,教委组织骨干教师赴英国学习交流。当时我在想,自己刚来,而且幼儿园的事情也不少,如果去的话会耽误许多工作。但当我问园长的时候,她当即就说:“一定去,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好好学习,回来与其他教师分享。”项目答辩前,园长利用休息时间帮我们备课,耐心聆听我们的想法与困惑,上网帮我们查找资料,使我们思路逐渐清晰。在园长眼中,我们是被“拾来”的一颗颗璞玉,每块都有它闪光的地方,经过不断打磨,一定能成为璀璨的美玉!她时刻记挂着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支持、帮助着她的每个“孩子”。园里第一届新年庙会的成功举行,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当园长让我组织这次活动时,她再次找到我,与我交流:“组织这样的系列活动,要把活动价值挖掘出来,不能仅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要让家长看到孩子成长的同时,还要看到教师专业性。”于是,从策划到准备再到最后的开展,园长都是默默地支持,适时地指导,帮助我把每个细节想到位,如游戏规则的粘贴位置,开始我并没有考虑过多,当园长看到后并不是立即否定,而是提出几个建议,并亲自示范,通过比较,我才确实发现是应该放大贴出来,一目了然,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解释。

沟通是快乐的源泉,是工作的基石,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在这两年中,园长用微信、面谈、电话、写信等多种方式与我沟通,当我有情绪波动的时候;当我角色不能转变的时候;当我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她都会第一时间与我沟通,就像心理医生一样化解我的各种“疾病”,帮我诊断病因,对症下药。

园长对新来到幼儿园的每个人都会面对面沟通,记得园长第一次与我谈话,先问了我的想法,“你觉得你有哪些优势?可以做什么?”然后告诉我她的想法并让我考虑。园长一直强调的是专业不能丢,这其实也是我希望的。园长并没有硬性要求我做什么,而是给我一个选择的机会。利用假期她让我帮着整理园所档案的同时了解园所的文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从各种文字材料中知道了翠成倡导的一些理念,其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翠成因你而精彩!园长努力在这样做着。她心里装着每位教师,时刻关注我们的感受,用信任与放权的方式激励着我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从开始做教师培训,园长就告诉我一定要了解需求在先,这样培训才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园长放手让我去做,她更多的是看,而在关键的时刻她又会亲身示范,告诉我在大活动中如何统筹规划,使得活动更加有效。

当知道我要参加北京市半日评优活动后,园长第一时间又找到我,问我的想法,她并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只告诉我当成一次机会,证明自己既可以做管理,又可以带班。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甚至到了班级环境不知如何调整的地步,就在停止不前的时候,园长对我说:“别让自己太累,多休息,这段时间不要加班了,多看看孩子,一定会有灵感的。”同时又为我提供了参观、专家指点的机会,让我打开视角与思路,再次将自信心拾起,较好地完成了评优活动。活动结束后,园长让我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与反思,为园里教师进行了分享,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是我最大的感受,同时我也重新认识了自己,无论做什么角色,专业不能丢。

我们都知道用人贵在用其长、避其短,如此方能获取最大效应。园长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艺术,更让我有了存在感,寻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我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喜欢到班中与其他教师一起研究,园长通过观察与多次面对面的沟通,了解我的所思所想,以及我的优势,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为我成立了“静心工作室”,可以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从名字便可以看出来,就是要静下心来带领教师一起感受职业的幸福感!让每位教师用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态度,静下心研究,静下心思考、静下心做教育。

一次次的沟通,让我不断敞开心扉,在不断变化角色中,将自己的专业随时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因为专业所以从容。在这个过程中,园长始终是默默的支持者、观察者、引领者,点燃我工作的热情,让我始终不忘初心!

(北京市朝阳区翠成幼儿园张雅静)

案例分析

园长在幼儿园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每一个园长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张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教师眼中园长的形象,她是一个乐队的指挥师,是一个家庭的家长,是一个团队的倾听者,是一个知人善任的领导者。

园长指挥师的角色奠定了整个“幼儿园”的气场和氛围,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指挥师”园长能够贴近每一个人的内心,能够倾听到每一个人的心声,而每一个人的心声,几乎都是幼儿园发展的动力之源。幼儿园中最真实的、最深刻的想法和动力都存在于幼儿园每一个教师的内心之中,能够倾听每一个教师心声的园长,就能够获得幼儿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能够让幼儿园实现持续的发展。

园长的家长角色奠定了幼儿园家的氛围。幼儿园是一个家,这是关于幼儿园的一种最为温暖和贴切的比喻。幼儿园是学校,但更是家,当家的温暖洋溢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就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家中可能有分歧,但有一点价值判断是肯定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帮助他人更好地成长而不断努力。正如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长,尽管有时候会批评我们,但很快就会恢复彼此的关爱。

园长还有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著名美国教育家诺丁斯指出,教育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关心关系。[2]关心关系有两个要素构成,一是倾听,二是回应。这个角色和乐队指挥的角色内在上是一致的,都需要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

园长还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的角色。在当代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视分布式领导的力量,针对教师的专长,赋予教师一定的角色任务,让教师在角色的发展中不断增强自我的能力,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只有积极参与,敢于承当一定角色的教师,才能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教师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促进幼儿园全面的发展。

案例10我的调入风波

我是2014年调入劲松第一幼儿园的,但是由于我刚入职时在原单位有些档案并不是很完善,缺少一些内容,使得调入的时候不是很顺利。当时我很害怕也有些苦恼。第一,怕因为档案的原因使得我调入的时候遇到一些问题而调不进来。第二,我也怕如果调入遇到麻烦,自己的工作方向该如何选择。

于园长得知这件事后主动地找到我,对我说,文婧,不要怕,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大家,有的时候遇到问题早发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趁着现在还能把资料补齐,比以后才知道要好得多,你先去把相关资料补全,我们等你办完后一起办理入职手续,别着急。于是,我马上回到原单位找相关人员补齐了资料,顺利地入了职。后来,偶然的一天,我在楼道里遇到于园长,我说:“于园长多谢您,我也很庆幸,当初我调入时,发现了档案中的一些小问题,及时的完善,现在顺利地调入幼儿园了。”于园长说:“其实有的时候你认为的坏事情未必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欢迎你加入劲松一幼的大家庭,加油!”

当时我在想,于园长对我真好,在我困惑的时候,给我指明了一条道路,也让我看问题的角度更宽阔了,有的时候发现问题不可怕,越早的发现越能让我们更好地弥补,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同时我也在想,劲松一幼、于园长对我这么好,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回报大家对我的爱。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郝文婧)

案例分析

解决问题是园长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方式。在本案例中,幼儿教师有思想上的困惑,幼儿园本身的发展也有自己的问题,在问题到来的时候,作为园长能够沉着稳定,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在这样的心境下,能够更加从容地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从而获得长久的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呢?首先,要有稳定的心态,遇到问题时,不要慌乱,要营造一种稳定安静的气氛,让幼儿园中的教师能够安心地工作。其次,作为幼儿园的园长,要有一种及时归纳和总结问题的意识,从而不断结构化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智慧,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好地发展。最后,需要增强一种预警意识,能够做到一定的预防,从而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采访到的园长,有一些园长能够做到未雨绸缪,能够自觉地诊断幼儿园目前的发展阶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做到早做准备,从而获得更好地发展。

案例11帖子讨论丰富我心

记得有一次,园长给管理干部群发了一个帖子,说的是有关团队自我定位法则。帖子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这事我负责=领导者;这事我搞定=顶梁柱;这事我来做=领导左右手;这事我不会=最基层员工;这事找谁啊=团队白痴;这事不怪我=团队垃圾;这事没人教我=团队的拖累;这事为什么我来做=团队寄生虫。

园长说:“希望大家结合批判性思维谈一谈这些观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