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园长公共关系管理能力概述(第2页)
(2)园长与社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一般而言,幼儿园处在社区之中,是社区的一部分。就近入学的政策使得幼儿园中的幼儿主要来自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幼儿园丰富了社区的文化要素,同时解决了社区的幼儿教育问题。作为园长,要重视与社区的交流和沟通。幼儿园所在的社区中存在着对幼儿园发展有利的要素,例如,社区中的一些退休的教师,他们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或者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作为幼儿园园长,要善于捕捉社区中的这些要素。另外,在幼儿园举行重要活动的时候,可能会对幼儿园园所在的社区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需要社区的帮助,因此需要园长与社区的相关机构,提前进行沟通。
(3)园长与社会机构的沟通合作能力
当今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教育不仅发生在学校之内,也发生在学校之外,因此园长做好与社会机构的合作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承认,有很多社会机构,也十分关心幼儿教育,所以园长要具有敏感的意识,与这些机构进行合作,获得幼儿园发展的资源。与此同时,有一些社会机构,本身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例如,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历史馆等,这些是有效开拓幼儿的眼界,激发幼儿好奇心的重要场所。园长要通过沟通合作能力,洞察这些资源,获得合作,从而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4)园长与股东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民办幼儿园在市场经济中队伍日趋壮大,股份制或者私人办园中,被聘任的园长与投资者、法人之间结成的是公共关系,其实质是幼儿园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股东是幼儿园的财力支持者,与幼儿园的利益密切相关。园长要通过汇报、展示等渠道赢得股东或者法人的支持和信任,鼓励股东或者法人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决策和管理,尊重股东决策权、知晓权和收益权。
(5)园长与教职员工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健全幼儿园党团群组织,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实际工作中以尊重为基础,为骨干与青年教师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沟通交流平台助力其成长。
尊重教职员工的职业和专业价值,倾听教职员工的心声,通过双向沟通满足员工的正当需求,建立合理的人事政策,以及公平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鼓励分享教育成果,营造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
(6)园长的家长工作规划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许多幼儿在家长眼中是一个宝贝,当幼儿受到伤害时,家长就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了防止公共关系中与家长产生危机性的关系,园长很有必要提升家长工作规划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家长参与校园活动的安排与规划,园长要做出明确的指引,并通过不断地实施,最终能够积累经验,促进幼儿园与家长的和睦、融洽,进一步让家长成为幼儿园发展的推动力量。
2。危机关系协调
所谓危机关系协调是指园长在幼儿园危机发生和处理阶段所进行的公众关系协调,如与公众直接沟通,或通过媒体向公众阐明事因及处理结果等。
(1)危机关系处理中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责任担当原则。幼儿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园长必须勇于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情绪,让双方处于可以沟通的状态,为有效处理危机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控制事态原则。危机事件发生后,控制事态的关键是迅速启动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当危机发生时,园长需要协调自己的领导团队,快速地制定应急预案,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事情的解决。
第三,客观真诚原则。面对危机事件要开诚布公,要做到客观公正,需要向各方面了解事情的真相,多方取证,最终能够用理性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客观陈述事情发生的经过,不夸大、也不缩小事情的真实状态,以促进事情的解决。
(2)危机关系的处理
第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实际建立由事件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工作小组,确定幼儿园负责发布信息的专职人员和渠道,完善危机事件的处理程序、制度,保护好原始证据。
第二,危机事件发生后要及时与事件相关双方重要人员沟通,态度真诚,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置;在双方认可的前提下,做好跟进沟通,做好相关法律手续的证据留存。
第三,危机事件处理中关于媒体公共关系管理,需要建立面对媒体信息发布人,客观真诚地反应事实;遇有失实报道,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第四,危机事件发生后,园长应根据自己的权限、事件的性质及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相关的情况,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积极协调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