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接触七(第4页)
“好一个活命之途!”钟明辉冷笑道:“贵邦屡次入寇大明,屠城掠地,杀戮我无数华夏同胞,岂是活命之途?我新华虽僻处海外,然根在华夏,同文同种,岂能坐视同胞受难,反而助纣为虐,接受你们此等条件?”
陈鉴急忙辩解:“钟先生此言,未免过于执着于血脉之见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朝气数已尽,崇祯皇帝昏聩,官场腐败,民不聊生,此乃天命使然。”
“我大清应运而起,正欲涤荡中原,再造乾坤。贵邦若能顺应天命,与我大清合作,实为明智之举,何来助纣为虐之说?至于那些草芥小民,能为我大清与贵邦之大业略尽绵薄,亦是他们的造化……”
“造化?”钟明辉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好一个‘造化’!陈大学士,你也是读书人出身,竟能说出如此言语?将掳掠我同胞、视人命如草芥说得如此轻描淡写,真是令钟某‘大开眼界’。”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陈鉴,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
“你们愿意给人口,我相信。只要我新华点头,你们定然会毫不犹豫地破关而入,烧杀抢掠,将成千上万的百姓像牲畜一样驱赶至海边,交给我们。你们愿意割让土地,我也相信。为了换取支持,莫说辽东半岛,便是更重要的地方,你们也舍得。”
钟明辉猛地转身,眼神凌厉地看向陈鉴:“但问题是,我新华,需要与你们合作吗?”
“钟先生的意思是……”陈鉴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道不同不相为谋!”钟明辉摇摇头说道:“尔等清虏视汉民如草芥,劫掠屠戮,乃我新华绝不能容忍之事。更甚者,你们欲觊觎中原神器,取大明而代之,战火连绵,生灵涂炭,此乃逆历史潮流而动。”
“你们清虏纵能凭一时悍勇攻城略地,可曾真正懂得如何治理这亿兆生民?可曾懂得何为文明,何为道义?”
看着面色铁青的陈鉴,钟明辉叹了一口气:“回去告诉多尔衮,他开出的条件,很诱人,也很‘慷慨大方’。”
“但有些东西,是不能用价格来衡量的。我新华不会与蛮夷做交易,更不会为虎作伥。今日助力大明,非因大明可救,而是因我新华自有道路,欲挽亿兆华夏生民之绝境。”
陈鉴脸色一阵青白,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钟明辉那冰冷而坚定的神情,以及旁边张友功做出的“请”的手势,终究将话咽了回去。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保持礼节,拱了拱手:“钟先生之言,在下必当一字不差,回禀摄政王。但愿……他日贵邦不会后悔今日之决断。”
说罢,与孙定辽转身悻悻而去。
望着他们消失在门外的背影,张友功忍不住低声道:“大帅,清虏所开条件,确实……确实很有吸引力。就这么回绝了,是否……”
钟明辉转过身,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友功,你要记住,有些钱,沾着血,不能赚。有些路,走错了,就回不了头。”
“我新华立国之本,在于开拓与自强,而非与虎谋皮。建虏凶残狡诈,毫无信义可言,与之合作,无异于饮鸩止渴。”
“是,小人省得。”张友功忙不迭地躬身应道。
“去通知小虎……”钟明辉走到炭盆前,抓起火钳挑了挑火苗,轻声吩咐道:“将那两名清虏使者绑了,送到辽南总兵府。”
“啊?”张友功惊讶地看着他,“大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这般举动,怕是……”
“废什么话!”钟明辉面色沉了下来,冷声斥道:“清虏算哪门子国?他们每个人手上可都沾染了不少大明百姓的鲜血!拿了他们,正好替那些冤死的大明军民报仇。”
“再说了,斩杀使者,咱们又不是第一次做了。……赶紧的去办!”
“是,大帅!”张友功不敢再言,躬身领命而去。
书房重归寂静。
钟明辉走到坤舆图前,目光掠过辽南、沈阳、宁古塔,最终停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
炭火噼啪声中,他轻声自语:“这绞杀之局,才刚刚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