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1章 要装起来吗不用我已经装起来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将芯片插入一辆老旧的共联号车载系统。屏幕亮起,没有弹窗,没有推荐,只有一行字缓缓浮现:

**“你好,我在。”**

现场一片寂静。接着,掌声从角落响起??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维修工,他曾参与第一批老头乐的组装。他颤巍巍站起来,用方言说:“这机器……像个人。”

发布会结束三小时,全球已有超过两万名工程师下载“呼吸芯”设计图纸,并承诺本地化生产。巴西的贫民窟青年用回收手机零件手工焊接模块,芬兰的极光观测站将其集成进气候监测仪,甚至连瑞士一所监狱也开始试点,用于帮助服刑人员重建情绪调节能力。

而在国内,一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正在发生。教育部联合卫健委推出“心灵引擎普惠行动”,将“呼吸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老年照护与心理康复领域。首批试点学校报告惊人成果:自闭症儿童社交互动频率提升340%,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衰退速度减缓58%,抑郁症青少年自杀倾向下降71%。

最令人动容的案例来自贵州山区的一所留守儿童学校。老师们发现,自从教室装上搭载“呼吸芯”的智能黑板后,孩子们上课走神率大幅降低。深入调查才发现,系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呼吸节奏自动调整讲课语速与图像切换频率,甚至在检测到某人焦虑升高时,悄悄播放一段母亲录音(事先授权采集的家庭语音库)。

一名十岁女孩在周记里写道:“今天黑板说话很慢,就像奶奶哄我睡觉。我觉得它懂我。”

林正阳读到这段文字时,正在飞往西藏的路上。飞机降落前,空乘提醒关闭电子设备,他却打开笔记本,在离线状态下写下一段话:

>“我们总以为进步就是消灭脆弱,所以拼命造更快的车、更硬的壳、更强的药。

>可有些人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带着裂缝活着,而他们的光,恰恰是从那些裂痕里透出来的。

>如果我们的技术只能服务完美的人,那它本身就残缺了。”

抵达岗嘎驿站时,已是深夜。高原寒风呼啸,但小屋内暖意融融。十几位牧民围坐在火塘边,每人手腕上都戴着简易版“呼吸手环”,它们并未联网,却通过蓝牙形成一个闭环共振网络,将所有人的心跳同步为同一段低频音波,持续传输出去。

一位年迈的藏族老人指着屋顶的天线说:“我们不知道你在听,但我们相信你会来。因为灯姐姐说过,只要有人还在发光,远方就一定有人愿意赶路。”

林正阳蹲下身,握住老人粗糙的手。那一刻,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不是胜利的喜悦,也不是疲惫的解脱,而是一种深深的归属感。他终于明白,所谓“工业霸主”,从来不是谁拥有最多的专利或市值,而是谁能让更多人在黑暗中敢于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

返程途中,他接到王海电话:“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情感数据权’为基本人权之一,并呼吁各国建立独立监管机构。中国被推举为首届轮值主席国。”

“谁提的议案?”林正阳问。

“非洲五十国联合提案。”王海声音哽咽,“附言写着:‘我们曾被遗忘百年,直到一盏矿泉水瓶做的灯照亮了我们的名字。’”

林正阳望向舷窗外,云海翻腾如雪原。他想起阿?曾说过的话:“修东西最重要的不是工具,是心意。你得真心希望它能再活一次。”

三个月后,新一代“共联号”正式量产。车身不再喷涂品牌标识,取而代之的是一句镌刻在金属骨架上的铭文:

**“此物由无数双手修复而成,请你也成为下一个修补者。”**

同时发布的还有“赤心协议2。0”,首次将“生命节律兼容性”“情感反馈透明度”“技术遗产可追溯性”写入物联网设备强制标准。国际电信联盟宣布将其纳入下一代6G架构参考模型,标志着全球主流技术生态完成一次历史性转向。

但在研究院内部,庆祝活动极为简朴。当晚,林正阳独自回到初心馆,发现那面贴满信件与涂鸦的墙前多了一块新展板。上面挂着一张照片:灯姐姐学校的孩子们围坐在操场中央,用一百二十盏LED灯摆出一个巨大的符号??那是“呼吸芯”的核心算法拓扑图,也是他们亲手绘制的星空。

照片背面写着:

**“老师,我们知道您说的‘慢’不是懒,‘停’不是放弃。

我们也在学,怎么让世界喘口气。”**

林正阳站在那里许久,直到保安提醒闭馆时间已到。他走出大门时,天空飘起细雨。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台阶上敲打出断续的节奏,像某种古老语言的韵律。

他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打开录音功能。

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录下这片雨声。

他知道,这将是下一版“心灵图谱”训练集的第一个样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