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 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基本数据(第2页)
由图12可知,只有3%的韩语区受访者表示没看过中国电影,大大低于英语区和法语区的受访者。看过1~5部中国电影的三个母语区的受访者比例相差不大。看过6~10部中国电影的韩语区的受访者约占20%,高于其他两个区域。看过20部以上中国电影的比例最高的是英语区的受访者,约占21%。可见,来自三个母语区的受访者大多数只看过有限几部中国电影。韩语区受访者由于距离中国较近、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看过中国电影平均数量高于英语区和法语区的受访者。而英语区的受访者看过20部以上中国电影的受访者最多,说明中国与英语区国家的文化交流频繁。
图13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对中国类型电影的评分
由图13可知,母语为英语的受访者评价中国类型电影超过6分的有功夫片、动作片、侦探犯罪片、历史战争片、喜剧片。母语为法语的受访者评价中国类型电影超过6分的有功夫片、动作片、纪录片。母语为韩语的受访者评价中国电影超过6分的只有动作片。来自韩语区的受访者对中国恐怖片打出了最低分。母语为英语的受访者对中国类型电影的平均评分较高,来自韩语区的受访者对中国类型电影的平均评分较低。
图14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观看电影渠道状况(单选)
由图14可知,来自英语区的受访者选择电视、免费网站、电影院作为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渠道。来自法语区的受访者选择电视、电影院、免费网站作为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渠道。来自韩语区的受访者选择免费网站、电影院、电视作为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渠道。尽管对中国类型电影平均评分较低,但是35%的韩语区受访者愿意到电影院或者付费网站观看中国电影,高于英语区22%和法语区28%的比例。
图15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渠道状况(单选)
由图15可知,英语区和韩语区的受访者,主要以互联网作为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比例远远高于电视。而法语区的受访者选择电视和互联网的比例比较接近。中国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在法语区比较显著。
图16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选择中国电影的决定性因素(最多选三项)
由图16可知,来自英语区和法语区的受访者容易接受朋友推荐观看中国电影,“口碑”是他们选择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因素。而来自韩语区的受访者最容易受到电视的影响选择中国电影,主流媒体的声音是韩语区观众选择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原因。三个区域的受访者,都选择了网络预告片作为次重要的因素。中国电影应当提高预告片制作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外国观众。
图17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对功夫电影元素的认同度(最多选三项)
由图17可知,英语区、法语区、韩语区的受访者都选择功夫效果作为选择功夫片的最重要因素。英语区的受访者认为故事情节、电影场景、中国演员是他们选择功夫电影的次重要因素。法语区的受访者认为电影场景和中国哲学是他们选择功夫电影的次重要因素。韩语区的受访者认为故事情节和中国哲学是他们选择功夫电影的次要因素。可见,中国功夫具有的哲学意味影响了受访者,功夫电影除了精彩的打斗之外,还是一种哲学精神的传达。哲学精神应当成为中国功夫电影的重要类型特征。
图18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受功夫电影影响状况(最多选三项)
由图18可知,功夫电影对英语区受访者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到中国旅游;对法语区受访者主要影响体现在学中国功夫;对韩语区受访者主要影响体现在了解中国文化。韩语区受访者学功夫的意愿远远低于英语区和法语区的受访者。
图19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对中国形象认知状况(最多选三项)
由图19可知,英语区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古老国家。法语区和韩语区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是正在不断发展。受访者大多采用中性词形容中国,“古老”“独特”“发展”“神秘”。极少数受访者认为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国家,但是也只有约2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现代国家。
图20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影节了解程度(最多选三项)
由图20可知,法语区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影节的了解程度最低。韩语区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影节的了解程度高于法语区和英语区的受访者。在英语区和韩语区的受访者中,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知名度最高,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度高于北京国际电影节。而法语区的受访者中,北京国际电影节知名度最高,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度高于香港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节应当加大国际推广力度,扩大国际影响力。
图21母语为英语法语韩语的受访者对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了解状况(最多选三项)
由图21可知,英语区、法语区、韩语区的受访者普遍没看过或很少看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认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与其他媒体反映的中国现实不同、能够反映中国人真实生活的受访者比例高于认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与其他媒体反映的中国现实相似、不能反映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的受访者比例。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对外国观众了解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
3。汉语水平对受访者接受中国电影的影响
通过分析受访者汉语水平与对中国电影接受程度的关系,了解汉语在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图22汉语水平对观看中国电影数量影响对比(单选)
由图22可知,选择“没看过”中国电影的受访者中,不懂汉语的受访者比例最高,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比例最低。在看过20部以上中国电影的受访者中,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不懂汉语的受访者比例最低。
图23汉语水平对观看中国电影渠道影响对比(单选)
由图23可知,完全不懂汉语和只能理解简单汉语词汇的受访者选择电视观看中国的比例远远高于选择其他渠道的受访者。能够使用汉语做一般交流的受访者选择电视和免费网站的比例相同。而能够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选择免费网站和电影院观看中国电影的比例相近。能够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进入电影院观看中国电影的意愿更高。
图24汉语水平对接触中国文化渠道影响对比(单选)
由图24可知,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选择电影和电视作为接触中国文化渠道的比例高于其他受访者。而不懂汉语、能够理解简单词汇和能使用汉语做一般交流的受访者选择互联网的比例高于能够熟练掌握汉语的受访者。
图25汉语水平对选择中国电影的因素影响对比(最多选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