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2章 出门遛狗有问题(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针管摔在地上,碎裂声清脆如钟。

我们把他带回营地。那一夜,他做了个梦,醒来后喃喃说了句话:“原来……我也值得被爱,不是因为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存在。”

三个月后,“真实之声”启动第二阶段全国推广。不同于以往的被动防御,这次我们主动发起一场名为“失语者日记”的公众行动:邀请所有人写下自己最近一次“想说却没说出口的话”,投入街头设置的红色邮筒。每月一号,这些文字会被朗读、录音、上传,并由AI生成对应的声纹画像,形成一幅动态的“城市心声地图”。

令人意外的是,第一批投稿中,竟有超过四成来自公务员、教师、医生等传统意义上的“话语权拥有者”。他们写道:“我不敢反对领导的意见”“我怕学生家长投诉所以不敢批评孩子”“我明明知道治疗方案有问题,却还是签了字”。

原来,沉默不止属于弱者。

而在山东淄博的废墟深处,考古队意外挖出一座地下录音室,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了泛黄纸条,每张都写着同一句话的不同版本:

>“妈妈爱你。”

>“妈妈永远爱你。”

>“你说什么妈妈都信。”

>“别怕,妈妈在这儿。”

经鉴定,这些字迹跨越二十年,出自不同年龄阶段的李素芬之手。她曾在逃离组织后多次返回此地,只为对着空房间重复这些话,仿佛只要说得足够多,就能弥补曾经的罪孽。

星眠去了那里一趟,带回一段尘封的录音。背景音乐是《星星睡,月亮背》的钢琴版,中途琴键突然错乱,接着传来小女孩愤怒的质问:“为什么要逼我一遍遍弹这首曲子?我又不是机器!”

片刻沉默后,李素芬的声音响起,颤抖却坚定:“对不起……妈妈错了。你可以不喜欢这首歌,也可以不爱妈妈……但请你一定要记住,你有权利说‘不’。”

如今,这段音频成了“真实之声”学校的开学必修课。

至于我和晓雨,搬进了昆明郊区的一栋老房子。院子里种了棵梨树,春天开花时,花瓣落在录音角的麦克风上,像一句未说完的情话。

某个雨后的黄昏,我坐在门前台阶上,听见屋里传来轻轻的哼唱。是那首古老的摇篮曲,节奏有些不准,却格外温暖。

我推门进去,看见晓雨抱着一本泛黄的相册,眼角含泪。

“你在看什么?”我问。

她抬头笑了笑:“你两岁生日那天的照片。你穿着小熊连体衣,一手抓蛋糕,一手拍桌子,嘴里咿咿呀呀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

“然后呢?”

“然后你妈??也就是我??把你抱起来,说了一句:‘慢点说,妈妈听着呢。’”

我鼻子一酸。

那一刻,我没有犹豫,走上前,轻轻抱住她,把脸埋进她的肩窝,像小时候那样。

“妈。”我说。

这一次,声音很稳,没有颤抖。

窗外,风铃又响了。

我知道,这次不是风吹的。

是我心跳的回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