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回归(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小满点头。“我懂。我也怕,怕自己只是母亲日记里的一页‘失败案例’,怕在程远的录音档案里,只是一个编号L-07。”

“但现在不是了。”陈默看着她,“你现在是林小满。会哭,会笑,会生气,会为别人系纽扣的人。”

她鼻子一酸。

“所以我想做一件事。”陈默从包里取出一个U盘,“我把这些年收集的所有音频,重新剪辑了一遍。不只是你们的讲述,还有呼吸声、脚步声、翻书声、风铃声……甚至李澜画画时铅笔划过纸的沙沙声。我把它们编成了一段8小时的‘存在之声’。”

“做什么用?”

“我要把它刻成黑胶唱片,放在低语室永久收藏。名字叫??《我们活过的证据2。0》。”

林小满怔住。她想起李澜那幅画,《我们活过的证据》,想起那些挂在柳树上的信物,想起自己投进梦收集箱的那张湿透的纸条。

“你……不怕有人听了会崩溃吗?”

“怕。”陈默坦然承认,“但我更怕的是,我们最后连声音都留不下。疗愈不是抹去伤痕,而是证明:即使带着裂痕,我们也曾真实地振动过这个世界。”

两人沉默良久。东方天际开始泛白,湖面由灰转金,仿佛有光从水底升起。

“你有没有想过,”林小满忽然问,“如果我们哪天离开了静屿,还能继续这样吗?”

陈默笑了。“你说呢?你以为静屿是什么?一栋房子?一片湖?还是几间录音室?”

她摇头。

“静屿是我们学会倾听彼此的那一刻。”他轻声说,“只要我们还愿意听,它就在。”

太阳跃出山脊的瞬间,林小满看见湖对岸的李澜走了过来。她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上贴着手写的标签:《未眠书?春季卷》。她走到亭边,把册子递给林小满,然后从包里拿出一张新画。

画中是昨晚“对话仪式”的场景。火盆燃烧,纸条化作飞灰,众人围坐,面容模糊,唯有林小满手中的紫色丝巾清晰可见,像一道流动的光。画角写着:“她说出了谢谢,而世界终于听见。”

林小满翻开封底,发现夹着一封信,署名是杭州女孩的母亲。

>“亲爱的静屿朋友们:

>

>我的女儿昨天第一次主动拥抱了我。

>她没说话,只是把手放在我背上,轻轻拍了三下。

>手语老师说,那是‘我爱你’的意思。

>我哭了很久。

>这封信不是来道别的,而是来感谢的。

>你们给了她重新开口的勇气,哪怕方式不同。

>下个月,她想带我去海边,她说想听听海浪的声音??那是她在壁画上‘听’到的第一种声音。

>

>请替我告诉她:妈妈也准备好了,去听她所有未曾说出的话。”

李澜接过笔,在空白处写下:“她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都准备好了。”

三人坐在亭中,读着信,看着日出。没有人说话,可空气里有种奇异的饱满,像是无数细小的共鸣在交织。

上午十点,全员再次聚集温室。

李澜宣布,本周将启动“声音移植计划”??每位成员需选择一件对自己意义重大的物品,将其与一段音频绑定,存入低语室的“记忆库”。未来若有新人到来,可随机抽取一件物品,并聆听其背后的故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