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代善 阿耶就是个躺赢狗我才是八旗战神(第3页)
随后,他登上城楼,面对十万军民,高声宣告:“自今日起,长城之内,再无胡虏之患!朕承诺:凡参战将士,每人赏银五十两,家属免赋五年;阵亡者追赠三级,子女入国子监读书,由朝廷供养。”
人群中爆发出震天欢呼。
可就在庆典进行之时,赵九渊匆匆赶来,在朱由检耳边低语数句。皇帝神色微变,随即恢复正常。
当晚,乾清宫密室。
赵九渊呈上一份密报:“陛下,我们在阿巴泰贴身侍卫身上搜出一封信,是用蒙文写的,译文如下:‘若事不成,速往峨眉山寻‘空相’,持虎头印可入‘影阁’。’”
朱由检瞳孔猛然收缩。
“峨眉山?空相?虎头印?”他喃喃重复,忽然想起骆思恭血书的那个诡异符号,“难道……整个‘影朝’的中枢,一直藏在西南深山?”
赵九渊沉重点头:“属下派人查访当地僧籍,发现近十年来,峨眉山金顶寺陆续接纳了七十三名来历不明的游方僧,其中多人曾在万历年间担任宫廷礼官或钦天监职吏。更奇怪的是,该寺香火本不旺盛,近年却突然富甲一方,修建了大量密室地宫。”
朱由检缓缓闭上眼。
许久,他睁开双眼,目光如刀:“拟旨:命四川巡抚以‘整顿佛寺’为名,派兵封锁峨眉山四周要道,严禁任何人进出。同时,选派一百名精干锦衣卫,伪装成香客,潜入金顶寺调查。”
“若遇到抵抗呢?”
“杀。”朱由检只说了一个字,“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幕后操纵这一切。”
又过了半月,春雷始鸣。
北京城内外,新设的“民意箱”已收集数千封百姓来信。有的控诉县令贪污,有的建议疏通河道,甚至还有孩童画图请求增加学堂。司礼监日夜整理,分类呈报。
朱由检每日批阅至深夜,常常一边看一边落泪。
一日,他看到一封来自河南的信,字迹歪斜,墨迹斑斑,显然是个不识字的人口述而成。内容如下:
“俺爹娘饿死那年,官府说仓里没粮。可后来听说,县太爷拿那些粮换了三百匹绸缎,给他小妾做嫁衣。俺恨啊!可没人听。现在听说皇上让人写信说话,俺就求人写了这封。皇上,您要是真管事儿,就砍了这种狗官的头吧。”
朱由检看完,双手颤抖,泪水滴在纸上,晕开了字迹。
他提起朱笔,亲自批复:“此案交东厂彻查,属实则斩首示众,家产充公,子孙贬为奴籍。另,命河南巡按御史逐县巡查粮仓,每旬上报一次存粮数据。”
批完,他对王承恩说:“以前朕总以为,只要杀了几个奸臣,换了几个好官,天下就能好起来。现在才知道,最难治的不是贪官,而是这套让贪官层出不穷的制度。”
“那陛下打算怎么办?”
朱由检望向东方初升的朝阳,轻声道:“拆了它。”
“什么?”
“整个旧体制。”他站起身,语气坚定,“科举要改,必须加入实务考核;官僚要考绩,三年一评,不合格者罢免;地方要放权,允许百姓推选乡老议政;最重要的是,朕要建立一支直属皇帝的情报审计队伍,专门盯着六部九卿,查他们的账,听他们的话,揭他们的皮!”
王承恩听得心惊肉跳:“陛下,这样一来,文官集团必会拼死反抗……”
“那就让他们反。”朱由检冷笑,“朕不怕他们闹,只怕他们装。只要百姓还能说话,只要真相还能传出宫墙,朕就有底气和他们斗到底。”
就在这时,一只白鸽扑棱棱飞进窗来,落在御案之上。
王承恩取下脚上竹管,抽出纸条。展开一看,脸色大变。
朱由检接过,只见上面写着十二个字:
“影阁开启,空相现身,欲见真龙。”
他凝视良久,嘴角缓缓扬起一抹笑意。
“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