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幻境化作品例析(第1页)
第二节“幻境化”作品例析
例析一《情迷巧克力》
墨西哥米拉墨斯电影公司1991年出品
导演:阿尔方索·亚罗
编剧:罗拉·艾斯奎威尔
剧情简介:
蒂塔出生的时候,母亲依林娜正在厨房里切洋葱。洋葱剧烈的刺激使她在母体里就哭个不停。厨娘娜恰说:蒂塔是被流淌在厨房地板上的汪汪泪水推送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出生以后泪水成河,娜恰把泪水蒸发成的盐扫起来,有40磅重,足够全家吃很长时间。
母亲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蒂塔,把她交给厨娘娜恰抚养。这样,蒂塔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伴着厨房里洋葱的异味终其一生。娜恰祝愿蒂塔长大后,能有个好郎君,以摆脱苦难。母亲依林娜则严厉地宣布家族的一条规定:幺女不得嫁人,要侍候母亲终生,直到母亲死去!
依林娜疼爱蒂塔的两个姐姐路莎拉和苏菲。
三姊妹长大后,年轻英俊的牧场主彼得罗出现在蒂塔面前。两人深深相爱。
彼得罗来求婚,遭到依林娜的拒绝:按家规不能嫁最小的女儿。但提议他娶长女路莎拉。彼得罗考虑再三,答应了。原来他只想以此获得接近蒂塔的机会:“如果你不能娶你心爱的人,唯一的接近她的办法就只能娶她的姐姐。”
蒂塔听到这句话,仍然无法平复心头的创伤。为了压抑自己内心的痛苦,她每晚编织毛毯,泪水不断地流到毛毯上,这条毛毯后来织了百米之长……
路莎拉与彼得罗婚礼上,依林娜命令蒂塔主理姐姐的婚宴。蒂塔苦涩的泪水滴入做蛋糕的面粉里。吃了婚宴蛋糕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悲伤起来,后来又全体到河边呕吐不止……
彼得罗心中只有蒂塔,婚后一直拒绝与妻子接近。
彼得罗以蒂塔“下厨房一周年”为由,送给她一束玫瑰。蒂塔紧紧抱在怀中。蒂塔决定用玫瑰花瓣为心爱的人做一道菜——玫瑰汁鹌鹑。而这道精美的菜肴却使不同的人感受截然不同:彼得罗吃了,仿佛爱人的身心都融进了自己的体内;依林娜的脸上,却是莫名的苦涩;苏菲吃了这道菜,则浑身发热,冲到小木屋里洗澡;路过的革命军闻到这菜的香味,顿时情乱意迷,开枪将木屋点燃,使赤身露体的苏菲在原野上狂奔;革命军将领把苏菲抱上马背,消失在地平线上……这道玫瑰汁鹌鹑使蒂塔与彼得罗找到了心灵相通的途径。蒂塔的厨艺更臻完美,其要旨是:“关键在于制作的时候,要放进更多的爱!”
蒂塔以纯真的爱心、处女的胸怀,喂养着因姐姐缺奶而营养不足的婴儿。姐姐路莎拉产后体弱多病,母亲命令她带着孩子到外地去,再一次夺走了蒂塔爱心的寄托。蒂塔茫然若失……
不久,传来噩耗:孩子因饮食不当而夭折。蒂塔长期积郁的痛苦与愤怒终于爆发了,她对母亲说:“孩子的死,全是你不好!”她爬进布满尘埃的鸽子窝,不愿再见世人。人们说,她得了神经病。
依林娜让约翰医生把蒂塔送进精神病院。离家的那天黄昏,马车驮着蒂塔缓缓前行。马车后面拖着蒂塔编织的百米长毯……
善良的约翰暗恋着蒂塔,把她带到自己的老家,悉心照料。但蒂塔一直沉默,很少吃喝。约翰说:他印第安裔的老祖母曾讲过,每个人出生时,心中都有一盒火柴。如果它不能自燃,就要通过外界的力量点燃它。每个字、每一种旋律、每一种声音,或每一种爱抚,都可能成为引燃的契机。如果火柴一直不点燃,就会潮湿,永远不会燃烧了。约翰把蒂塔家的娜恰接来,她以真诚的爱心做了一碗汤。蒂塔喝下去后,便神奇地复原了。
不久,依林娜去世。蒂塔用母亲一直挂在颈前的小钥匙打开她珍藏的小箱子,发现了里面是一个男人的照片和情书——原来母亲也有着爱情被压抑的痛苦的经历。蒂塔哭了:为所有受到爱情挫折的人们。
丧礼上,蒂塔与彼得罗重逢。姐姐路莎拉又生了一个女儿,蒂塔以同样的爱心照料这个婴儿。但却意外听到姐姐宣布:这个小姑娘长大后,不能出嫁,也要侍奉母亲终生。姐姐竟成了母亲的化身!蒂塔难过又气愤,回到厨房后,开始诅咒:让路莎拉宣布过的话在自己的肠胃里统统烂掉,让那些腐臭的气息从她的孔穴排出去、发挥掉!而这诅咒果然有效:此后的路莎拉不断地打嗝、放屁,口腔气味难闻。
约翰医生向蒂塔正式求婚。而蒂塔毕竟深深地爱着彼得罗,某夜晚,彼得罗来到蒂塔房中,经过多年的暗恋,两人终于有了接近的机会。但也正是从这天开始,母亲依林娜的亡灵经常出现,她谴责蒂塔忘记了道德、尊严,抛弃了社会规范,这使得蒂塔深感恐惧。
苏菲回来了,并非像传说的那样沦落,而是成了将军夫人。她鼓励蒂塔为自己的幸福而斗争。于是,当依林娜的亡灵再度出现时,蒂塔坚强地说:“要走的不是我和彼得罗,而是你!我已经受够了你的折磨,该是一刀两断的时候了!”自此,依林娜的亡灵再不敢来骚扰。
后来,路莎拉死了。约翰一直未娶,已经鬓发全白。蒂塔也一直没有出嫁,与约翰保持着真挚的朋友关系。
……众人散尽,当老屋里只剩下蒂塔与彼得罗的时候,俩人在数不清的烛光中,终于实现了真正的结合。彼得罗乐极而终,蒂塔则慢慢地吞着火柴……整座老屋被引燃的火焰照得通红!
人们在牧场遗址的灰烬中,找到了蒂塔留下的那本烹饪的书,以及上述深藏其间的关于爱的故事……
《情迷巧克力》是根据墨西哥女作家罗拉·艾斯奎威尔的处女作小说改编拍摄的。小说作者完成了电影剧本的创作,将它交给了自己的丈夫、导演阿尔方索·亚罗来完成。
整部影片,通过昆塔的画外音,形象地讲述了她的姨母蒂塔及外祖母等几代人的故事,可以说是墨西哥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女性命运的带有魔幻色彩的缩影。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近乎虚幻的场景:传统观念的代表、同时也同样受着传统压抑与侵害的母亲依林娜在厨房中切洋葱。洋葱的气味充满了厨房,并使人流泪不止。这个“厨房”,实际上就是拉美妇女狭小、压抑又苦涩的生活空间的隐喻。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内,还在母亲腹中的女主人公蒂塔就已经哭泣不止了。而她的出生,更是被流淌到厨房地板上的汪汪泪水推拥到这个世界来的——泪水成河,以至蒸发后得到的盐,竟有40磅重!这种情节,在日常生活中当然是不真实的。但在它魔幻色彩的底层,却现实着极度的本质真实,它正是拉美妇女生命与生态的“艺术写真”。
影片全部情节根基于“幺女必须侍奉母亲、不得出嫁”这个传统习俗所造成的冲突上。老一代的代表依林娜坚持如此,毁伤了自己,并压制着后人;而她的长女路莎拉又继承了母亲的衣钵,要自己的女儿也必须如是!……这种情节,就明显包含着隐晦的宏观意指了:它违背人性情理、压制健康生命的本质,又岂止于母女间在婚嫁方面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