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鸟类(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五章鸟类

鸟类简介

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科,9000余种,我国有81科1180余种,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鸟类与人类关系密切。有的鸟被驯化成了家禽,如鸡、鸭、鹅;有的鸟成了人类的宠物,如鹦鹉(图5-1)、八哥(图5-2);有的鸟能消灭农林害虫,如杜鹃(图5-3)、乌鸦(图5-4)。在生态系统中,鸟也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5-1鹦鹉

图5-2八哥

图5-3杜鹃

图5-4乌鸦

虽然鸟的种类不是特别多,数量也不是特别大,但在人们眼前出现的频率却远远超过其他动物,这主要得益于它们有一双有力的翅膀。由于具有翅膀,大多数鸟类具有极强的飞翔本领,这样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飞逃。大多数鸟类在白天活动,而且范围多变,它们不仅能在地上活泼地跳跃和行走,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在树丛中翻飞自如,而且有些鸟类能在水面上漂浮,或在芦苇丛间钻来钻去。

鸟类是真正善于飞翔的动物,是天空的霸主,这得益于它们独特的身体结构。首先,鸟类的身体结构特别适于飞翔:前肢不是用来行走,而是演化成飞翔的翅膀;具有由皮肤特化而来的羽毛,羽毛质地轻盈,光滑坚韧,增大了翅膀的面积,拥有一身羽衣是鸟类成功飞翔的一个基本保障。其次,它们的骨骼大部分是中空的,可以减轻体重;外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胸部肌肉特别发达,能有力地扇动翅膀;扁平的尾部像舵一样,能控制飞行的方向。

鸟类的心脏分为四腔,是完全的双循环,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这些进化特征大大提高了鸟类的新陈代谢水平,可以满足飞行生活所需的大量能量。高代谢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加上羽毛有良好的保温功能,这使鸟类拥有高而恒定的体温,一般为37。0~44。6℃。体温恒定使鸟类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扩展了生存的空间,从南极到北极,都有鸟类分布。

鸟类学是研究鸟类的科学。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学科研究为主的基础鸟类学,主要是研究鸟类的形态、分类、解剖、生理、行为、发生、进化、生态、分布等的科学;另一类是以应用专题为主的应用鸟类学,主要是研究鸟类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等的科学。对鸟类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对野生经济鸟类的驯化、繁殖,建立鸟类保护区和禁猎区,对农林益鸟的保护、招引,以及对一般害鸟的驱除、防治等,都是鸟类学所研究和阐明的重要内容。我国研究鸟类的历史悠久,在古书《尔雅》《尚书》《本草纲目》和《古今图书集成》中,均有关于鸟类的记述。

一、关于鸟类的几个问题

你知道吗?自古以来,人们对那些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鸟类就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研究和利用鸟类。下面就回答几个关于鸟类的问题。

鸟类怎样消化食物?

众所周知,鸟类是没有牙齿的,所以它们都是把食物整块地吞进嗉囊里。食物在嗉囊里主要是储存,也可以通过浸泡软化。前胃壁内富含腺体,可分泌黏液和消化液。鸟类是通过肌壁十分发达的砂囊磨碎食物的,它们将一些砂粒装进砂囊里,然后通过肌肉的收缩将吃下的食物磨碎。我们平时吃的鸡胗就是鸡的砂囊。食物经砂囊磨碎后,再经过肠道的消化吸收,鸟类才能将其中的营养转变成自身物质。鸟的消化系统见图5-5。

图5-5鸟的消化系统

鸟类有乳汁吗?

我们都知道哺乳动物通过乳汁哺育后代。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些鸟类也能分泌“乳汁”来喂养自己的后代。斑鸠就是这样的鸟类。斑鸠的“乳汁”不是由乳腺而是由嗉囊内壁分泌的。这种“乳汁”与潮湿的谷物混合起来,成为斑鸠饲喂幼鸟的食物。更令人称奇的是,斑鸠不论雌雄都能产生“乳汁”,因而父母双亲都能承担哺育雏鸟的职责。同哺乳动物一样,斑鸠的“乳汁”分泌也是受脑垂体前叶激素(催乳激素)控制的。

鸟类的“婚姻”

在鸟类家族中,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来讲鸟类的夫妻关系并不十分紧密,甚至是断断续续的。只有当它们考虑生儿育女问题的时候才会生活在一起。人们常见的候鸟在冬季宿营的时候,雄鸟与雌鸟从来就不同床共枕,在漫长的迁徙飞行中,它们也是各飞各的,只有到了巢区繁殖时才会凑到一起生活。

图5-6鸳鸯

鸳鸯(图5-6)在书画作品里常常作为爱情的象征而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也大量地被描写,主要是因为人们看到的鸳鸯总是成双成对的,其实它们的婚姻也不像人们描写的那样总是比翼齐飞、白头偕老。当其中一只生病死亡后,另一只会很快另觅新欢。

为树木播种的鸟类

松雀(图5-7)、太平鸟、鸫(图5-8)等鸟类都爱吃浆果,它们的消化系统将营养丰富的果肉消化吸收了,种子却完好如初。这些种子随着鸟粪排泄出来,落地生根发芽。由于鸟类不断地移动飞翔,花楸、稠李、鼠李、酸樱桃等树木的种子也被带到更加广大的区域。

图5-7松雀

图5-8鸫

二、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你知道吗?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以其微末博得盛誉”。最小的蜂鸟身体长度不过5厘米,体重仅2克左右,主要分布在美洲的森林地带。

蜂鸟(图5-9)因飞行采蜜时能发出“嗡嗡”的响声而得名。蜂鸟种类繁多,有300多种,羽毛也有黑、绿、黄等十几种颜色,十分鲜艳,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

蜂鸟是世界上振翅最快的鸟类,每秒甚至可达80次。蜂鸟飞行的速度很快,速度可达50千米时,高度有四五千米。人们往往只听到它们的声音,看不清身影。

图5-9蜂鸟

另外,蜂鸟的新陈代谢速率极高,大约相当于人的50倍。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平均跳动75次,一般鸟类的心脏每分钟可以跳动300次,而蜂鸟的心脏每分钟可以跳动500次!这是由于蜂鸟不停地在空中飞行,吸食花蜜的时候还要在空中定位悬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动物学里还有一个规律,即个体越小,相对散热面积越大。由于蜂鸟是世界上个体最小的鸟,因而成了鸟类中散热最快、新陈代谢最强的种类。因此,食物对蜂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蜂鸟以吃花蜜和小昆虫为生,食量大得惊人,每天要吃进相当于它们体重2倍的食物。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蜂鸟的代谢如此活跃,当食物缺乏时,它们一定会迁徙到食物丰富的地区去。20世纪50年代初期,鸟类学家在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岩洞里发现,一种蜂鸟在缺乏食物的季节里会休眠。休眠时,它的体温从38℃降到14℃,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即使在食物充足的季节里,这种蜂鸟白天活跃在花丛中采食,到了夜晚体温同样会降到14℃,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这一绝妙的适应能力,在鸟类中是独一无二的。

蜂鸟在树枝上造窝,鸟窝造型别致、做工精细,是用丝状物编织而成的,看上去就像悬挂在树枝上的一只精巧的小酒杯。雌性蜂鸟每次产卵1~2枚,每枚仅重0。5克,大约有豌豆那么大。鸟卵孵化期为14~19天。小蜂鸟出生约20天后,就能飞出巢穴觅食,开始独立的野外生活。大部分专家认为蜂鸟的寿命只有3~4年,也有观察者发现野外的蜂鸟可以活到7年。人工饲养的蜂鸟寿命更长一些,可以达到12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