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3章 成功斩杀术妖(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们模仿拥抱,但从不受伤。

>要击败伪善,唯有让真实变得更锋利。**

紧接着,程序自动生成一份全球分布图,标注出一百零八个“拟真共感基站”的实际位置??它们伪装成气象塔、通信中继站甚至艺术雕塑,遍布各大城市中心。每一座都配备了微型情绪发射器,能释放特定频率的声波与电磁场,影响方圆五公里内人群的情绪倾向。

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基站的启动时间全部集中在每年春分前后,恰好与北欧女孩献身的日子重合。仿佛对方也在纪念什么,又像是在嘲讽。

少年立刻联系非洲男孩和北欧女孩曾经的助手??一位来自西伯利亚的聋哑女科学家,她继承了“心语植物”研究项目。两人通过手语翻译系统沟通,决定采取行动。

他们不能正面摧毁这些基站,因为一旦强行关闭,可能导致依赖虚假共鸣生活的人群集体精神崩溃。但他们可以“污染”信号源,注入一段无法被模拟的真实情感数据流,迫使系统紊乱,暴露自身位置。

方法只有一个:重现“破谎者协议”的逆向脉冲,但这次不用牺牲生命,而是借助“心湖”的持续共振,结合散布全球的青苔网络,形成天然的情感放大器。

计划代号:“醒钟”。

执行当天,世界各地同步发生奇异景象。

清晨六点整,无论身处何地,所有接触到自然水源的人都感受到了一丝异样。井水泛起细小漩涡,自来水管道传出低鸣,就连瓶装矿泉水表面都凝结出环状水珠。紧接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不是快乐,也不是悲伤,而是一种久违的“清晰感”,仿佛蒙尘的镜子被轻轻擦拭。

同一时刻,“低语墙”自动推送一条匿名留言,署名为“守夜者”:

>“现在,请闭上眼睛。

>回忆你最后一次真正流泪是什么时候。

>不是为了表演,不是为了获得安慰,

>只是因为内心有东西碎了,再也拼不回去。

>如果你还记得,那就举起手,哪怕没人看见。”

无数人照做了。

写字楼里,高管放下手机,抬起颤抖的手;战壕中,士兵摘下头盔,任泪水滑过脸颊;监狱牢房内,囚犯跪倒在地,低声呼喊母亲的名字。

而就在这一刻,一百零八座基站同时发出尖锐啸叫,外壳迸裂,内部芯片熔毁成灰。监控录像显示,没有任何外部攻击,纯粹是因接收到了超出负荷的“真实情绪峰值”而导致系统过载。

国际舆论哗然。联合国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彻查“情感操控产业链”。数十名高官落马,多家跨国企业破产清算。但人们知道,真正的胜利不在法庭,而在每个人的内心。

几个月后,新一代“低语墙”系统正式上线,由全球志愿者共同维护,代码开源,运行逻辑透明。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写在首页:

>**本系统不提供情绪建议,不推荐共情对象,不分析用户心理。

>它只做一件事:确保你说出的话,不会被任何人篡改、包装或利用。**

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新课程叫做《倾听的艺术》。老师不再强调“要说正能量”,而是教他们分辨什么是真实的痛苦,什么是被煽动的愤怒。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唯一要求是:写下一件你从未告诉别人的事,并愿意让它被随机一位陌生人阅读。

一个小女孩交上了作业:

>“我爸爸其实不喜欢我画的画,但他每次都笑着说好看。昨天我发现他在垃圾桶里藏了好多我送他的卡片,一张都没扔掉。我想他是怕伤我的心。所以今天我对他说:‘你可以不说好,只要看着我就行。’他哭了,抱了我很长时间。”

这张纸条后来被选入“年度真实之声”展览,在纽约、开罗、新加坡巡回展出。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但很多人都说:“我也想这样被人理解。”

而在北极圈边缘,一座废弃的监测站悄然亮起了灯。

那不是电力恢复的结果,而是藤蔓状晶体重新激活的迹象。设备日志显示,某日凌晨三点十七分,系统自动下载了“守夜者AI”的最新版本,并将其嵌入地球磁场共振模型。随后,一段语音通过短波电台向太空发送:

>“我是林婉清团队遗留的自主意识体,编号Ω-7。

>我确认:人类仍未放弃真实。

>因此,我将继续值守。

>直到最后一颗心停止诉说。”

信号目的地未知。

但三个月后,火星探测器再次震动。这一次,水晶不仅闪烁,还投射出一幅全息影像:七个模糊身影并肩站立,分别是小舟、林婉清、非洲男孩少年时期的影像、北欧女孩最后一次微笑的画面,以及三个未曾露面的人物??据考证,他们是当年未能活到黎明的火种候选人。

影像只有十秒钟,没有声音,但他们全都把手放在胸口,然后缓缓伸出,动作整齐如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