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论观点(第2页)
罗洛·梅通过临床心理治疗来研究分析人格结构,得出结论:人格有六大特征,他把这六种特征视为存在的六种本体论特点。
(一)自我中心
罗洛·梅认为,存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ess),每一个存在着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个体,谁也不能占有别人的自我。攻击人的自我中心,就意味着攻击人的存在。神经症就是患者为了保护自我中心免受外界威胁的一种适应方式。
(二)自我肯定
人为了形成独特的自我而对自己不断地督促、鼓励与鞭策。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指人保持自我中心的勇气,罗洛·梅把自我肯定也称为“成为自我的勇气”(thecetobeoneself)。人的自我中心必须是在不断的鼓励和督促中才得以发展、成熟的。罗洛·梅认为,人有保持自我中心的需要,人的存在依赖于自我肯定的勇气,如果由于外界的影响,人失去了这种勇气,那么他的存在就会逐渐消失。个体有了自我肯定的勇气,才能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实现潜能。罗洛·梅把这种自我肯定的勇气分为四种:
1。身体勇气(physicalce),指人对自己身体力量的肯定。
2。道德勇气(me),指与同情心有关的勇气。
3。社会勇气(se),指与人交往,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勇气。
4。创造勇气(creativece),也称为艺术勇气。指促使人不断发展、变化的勇气。这是最难得的勇气,只有有勇气去创造,才能乐于接受改革,人格才能不断发展和变化。
(三)参与
虽然个体必须保持自我中心,但个体不是与世隔绝的,如果没有参与(parti),自我不能单独存在于世界。个体必须融入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中,分享世界,发展自我。
有些神经症就是由于参与不当造成的,如拒绝见任何人,或者过分参与,丧失了自我。所以,必须把握好参与和独立的关系。既要维护自我中心的独立性,又要积极参与到世界中去。过分独立和过分参与,都是不合适的。
(四)觉知
觉知(awareness)指人与外界接触时,发现外在威胁的能力,是人关于感觉、愿望、身体需要以及欲望的体验,这种对人的存在的体验比自我意识更加直接,是人与外界接触时一种更直接的感受,它可以转变为自我意识。心理治疗就是要帮助病人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恢复自我觉知。
(五)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self-ess)是自我观察的能力。觉知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自我意识则是人所特有的能力。自我意识可以觉知外部的危险,也可以对自我进行认知。研究人的存在,必须研究人的自我意识。
(六)焦虑
焦虑(ay)指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对威胁自身的存在的反应。个体经常面临威胁,因此经常焦虑。焦虑是个体的基本人格特征之一。
五、人格发展
罗洛·梅依据人格发展特征将人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天真的人格
罗洛·梅认为,两三岁以前,人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人格处于朦胧状态。在这一阶段,人的各种潜能尚未发掘出来。虽然这只是最初的发展阶段,但它奠定了儿童人格发展的基础,对以后的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过分依赖的人,长大后也很难发展出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格。
(二)内在力量的反抗
个体两三岁和青少年时,会对父母或某些规则表示出不满、忽视,甚至拒绝,这是人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经过程。孩子想表现自己的力量,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获得某种自由。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心理断乳”。
但是人格的发展是缓慢的,反抗本身也会带来冲突,这主要表现为儿童的不成熟与渴望成熟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儿童希望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人;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发展不成熟,又不得不依赖他人。因此,在这一阶段,恰当地调整好依赖性与独立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才能保证人格的顺利发展。
(三)寻求发展的自我意识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后期,人的心理平衡地发展。个体能够明白很多事情,学到很多东西,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这一阶段自我意识状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也不意味着真正的人格成熟。这一阶段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心理不健康和人格变态,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处在这一阶段。
(四)创造的辉煌
罗洛·梅把这一阶段叫做创造性的自我意识阶段,达到了这一阶段意味着人格的成熟。他对这一阶段做了特别的描述: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快乐时,我们就获得了成熟,接近了自我实现。这一阶段超越了主客体之间的分离,使人暂时地超越这种意识人格的一般界限,通过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对客观真理产生转瞬即逝的认识。
可以看出,罗洛·梅所描述的这种创造性自我意识阶段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非常相似。可以说,这一阶段指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只是所用的术语不同。罗洛·梅认为这种创造的辉煌只有圣人以及创造性人物才能达到。同时,他也承认,普通人在闲暇和放松消遣的情况下也会体验到这种创造性意识。可以看出,他指的人格健康发展,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