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往事(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死了?开什么玩笑?”

王琼一脸平静,深陷下去的眼窝,灰青的脸庞,无半点血色,看不出哭过。据说,最大的悲痛是不会哭出来的,而是将眼泪流到心里。还有句话叫“化悲痛为力量”。

一个大嘴巴结实地扇在战斗英雄吴天明的右颊,饿极了的人,比饿极的老虎还凶狠,更有力量,是悲痛化成的力量,五个手指印让久已灰青的土脸终于现出了红润。

“为什么不通知我?”吴天明发出饿狼般的狂嗥。

“政委同志,您正在主持重大会议,我是党员,不能影响您的工作……咱们离婚吧。”

“哇”的一声,竟是从吴天明负过重伤的胸膛发出,带着红手指印的嘴巴哆嗦着张不开。他像一大摊鼻涕,突然瘫在床边。

“你们两口子,身体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孩子没了还可以生嘛……”闻讯赶来的于克功夫妇一边掐昏迷的吴天明的人中,一边劝着王琼。

王琼像个局外人似的看着于克功两口子在屋里忙乎,鼻子轻哼出一句:“哼,一丘之貉。”

孩子不是饿死,是撑死的。在幼儿园连饿了六天,回家猛吃一顿榆树钱熬的汤和玉米面大饼子,终于没成饿死鬼,可以打着饱嗝上路了。这事真怨不着吴天明,王琼的责任似乎更大。婚自然没离成,那个年月全国饿死成千上万的人,没听说因为孩子饿死离婚的。一个个早成了患难夫妻,感情弥足珍贵,哪有闲工夫麻烦组织,闹什么离婚。

好不容易把“自然灾害”扛过去,不挨饿了,王琼两口子积攒了一段时间体力,准备再生一个,不求跟于克功一样生出半个班,怎么也得弄出棵“独苗”。这边“独苗”刚刚怀上,那边运动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有“重大历史问题”的吴天明最怕运动,躲过了前边好几劫,这把轰轰烈烈的“**”,他是再也躲不过去了。

未及吴天明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红卫兵小将们早把师家属院围得水泄不通,口口声声要把混入革命队伍的“国民党特务”吴天明揪出来绳之以法。要不是于克功断然出手,加强警卫力量,避免小将们的冲击,吴天明早就被揪出去打倒了。

形势愈演愈烈,连老上级曾庆云都被戴了高帽四处游街,别人的日子岂能舒服?吴天明想到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走为上”。

“老吴,你想当逃兵?”王琼看着惊魂未定翻箱倒柜的吴天明,越发觉得自己嫁错了人。

“屁话,这怎么是当逃兵?北京有个会,正好出去避避风头,顺便找老首长们汇报汇报思想,我在历史上确实有过污点,可首长们最了解我,他们相信我对革命是忠诚的……还嘚啵什么?快收拾东西啊,你难道不怕被剃了阴阳头?”

王琼抓住吴天明正穿在身上还未系扣的中山装袖子,一把将整个衣服扯了下来,鄙视道:“开会换什么便装?”

“废话,穿着军装出去,目标太大,你也快换……”

“老吴,知道我当初为什么嫁你吗?因为你身上穿的是军装,你是军人,是英雄……”

“快点吧,现在不是谈论这个的时候……”两个人竟抢在一起,中山装的扣子抖搂一地。

“唉!”吴天明长叹一口气,一屁股坐在**,看着一屋狼藉,场面似曾相识。

当年坚守388。4高地(盘龙山)主峰,面对蜂拥而上的解放军官兵,十六岁的勤务兵吴天明拿出自己的士兵服,跑到山洞改建的隐蔽部正指挥作战的中将师长潘中义身边。

“长官,外面情势危急,匪军疯狂扑来,请您换上这个。”

当时国民党军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论职级高低,只要是将官,一打起仗来均换下笔挺的将官服,穿得跟小兵一个模样,美其名曰身先士卒。后来无论战死还是被俘,均为士兵打扮,有的甚至自称火夫,还真有不少将校混在乱兵中鱼目混珠,侥幸逃脱。

“扯淡,我潘中义是中将师长,你给我穿这身行头干屁?给老子降多少级?”师长一把将士兵服撕碎,铜扣落了一地,“去,搬几箱子弹过来,老子要玩重机枪……”

3

外面人声鼎沸,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甭说中山装,即便吴天明换上隐身衣,也逃不过红卫兵小将雪亮的眼睛。

王琼似乎什么也听不见,神色自若,把吴天明收拾好的箱包打开,一样一样清点里面的东西。

“天明,这个是你用过的吧?”

一把亮闪闪的军号带着清脆的铜音,“当”的一声震醒了发呆的吴天明。号穗如红彤彤的火苗,点亮了他忧郁的双眼,一行热泪夺眶而出。

“天明,从我认识你,除了部队大院的起床号和熄灯号,还从未听你吹响过冲锋号,今天我想听……”王琼的大眼睛扑闪着女性的柔情,更闪烁着坚定的期盼。

吴天明捧起军号,小心地擦拭着号身上的油绩,挺胸,抬头,山一样的身躯,红色的号穗映红了他的脸颊,英雄号兵剪影似的定格在王琼的眸子里。

“算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吴天明放下军号,发沉的屁股坠着整个身体堆坐在**。山一样的身躯立刻变成了行尸走肉,没有半点生命迹象。他知道,妻子心中的吴天明快要死掉了。

“吴天明,算我王琼瞎了眼……你走吧!”

“王琼,冲锋号是冲向敌人时吹的,这个场合不合适,外面都是革命群众,他们不是敌人……”

“别跟我解释,既然是革命群众,你怕个屁?用得着跑?哈哈哈……”凄厉的狂笑声中,王琼用力捶打着自己的肚子。

4

月光洒满丁香花的院子,和煦的微风吹拂着自然界所有的狂燥。王琼和于克功平静得像两个局外人,彼此讲述着那些深埋已久的心中往事。

“老于,你跟我说句实话,老吴死没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当年有没有‘一把冲锋号退敌’的故事?还有,他在‘文革’中有没有出卖过你和老指导员?”

“王琼,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一把冲锋号退敌’不是故事,那是中国军人吴天明一生的辉煌,是‘大功六连’的历史荣誉,是永不磨灭的功勋,谁也抹杀不了。我就是死,也要把这段真实的经历向有关部门反映,至于后面发生的事,那不是老吴一个人的错,英雄也食人间烟火,况且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