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高玉平的那些事儿(第5页)
队伍里又是一阵议论,连长的话是够吓人的。
冉福接道:“犯错误的那个同志听到了吧?早点把事情讲清楚了就行了嘛!不管你是公开地来、悄悄地来,我们都会热烈欢迎,我们还是会给你保密给你留情面的嘛!”
一片笑声。
果不其然,当天夜半,就有人敲连长的门。“我那天太想吃肉了……”他这样说。连队里生活很苦,几天见不到一点肉星。他是民族兵,叫凹兴华。当然,少不了一顿批评。但连队没有公开他的名字。以后他表现好,有进步,连里还让他入了党。
而事后大家在下边也乐,连长什么时候学过福尔摩斯,会破什么案?吓唬出来的!
田光还是严厉,“从严格治军这个角度上讲,我还是主张给该同志纪律处分,引以为戒,根除后患。”
冉福心软,“算啦,我想还是悠缓一些好。都是年轻人,难免有些小毛病,也是承认错误了嘛,还是以教育为主吧?”
“总是婆婆妈妈的,哪里还有军队的样子嘛!”
“军队是个大学校,也是个教导人的地方,动不动就处分人又成何体统?过度从严往往会激化矛盾,也会产生不良后果的。”
“不吵啦,我保留意见。”
“从大局着想,我也不争啦,传出去不好。”
军事训练、思想工作、官兵团结、纪律严明等项工作在连队中缺一不可,但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优秀圆满成绩突出也不容易,不论哪一方面疏忽了管理,都会在工作中留下隐患。
连长和指导员,大兵们的父母官,实在是不容易。
唱歌集
军人也唱歌!
军人唱的歌好听,洪亮高亢,振奋人心,鼓舞斗志,活跃气氛。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军队像我们军队这样爱唱歌的,开会时唱,训练时唱,吃饭前唱,行军走路时也唱。尤其是全团看电影时的拉拉唱就更是热闹,一个连队一个连队地叫劲,拉歌,比着唱赛着唱,这边起那边伏,看哪个连队声气大,歌子齐。那场面如波浪起伏,气势十足。而当团长兴起,亲自指挥全团官兵来首大合唱的时候,那场面就更是惊天动地,**激人心了。
不过,这连队吃饭前的唱歌可就有点意思。
说是老前辈们留下来的光荣传统,可究竟什么时候传下来的就没人说得清楚。有人戏说,那奶牛在产奶时放点音乐就能增加产量,这吃饭前高歌一曲是否也能开开胃口多吃点?没人研究过,反正是这饭前的歌子一定要唱。
连队每天都有干部带班,总管连队当天的一些事务。而每一个带班的干部也负责饭前的点歌和起歌,这就有了热闹。
田光带班时,这饭前的歌子可就要唱得认真一点,歌子不仅要唱得整齐、洪亮,那身子板也要挺得直一些,肚子再饿精神头也得打足了!“红色的帽徽红领章,红色的战士红思想,全军上下一片红,颗颗红心向着党……”歌子唱得好了连长满意了,立马就开饭,否则他真的会让你唱第二遍,甚至第三遍,他不满意决不开饭!军人没个精神头怎么行?吃饭,吃饭也得有个样子!一群人立在食堂门口,闻着喷香的饭菜,却进不了饭堂,谁个不急?歌子唱不好唱个两三遍的事常有。所以,一到田光值班的那天,饭前唱歌谁都不含糊,劲足声大且争取一次过关!那田光可是个严肃的人,不喜玩笑。
刘德新却爱笑。在连队里,他的笑声可是一绝,嗓门儿大声音亮爽。他那哈哈大笑声响起的地方,那儿准还有一群士兵和一片热闹的欢笑。“好耍!”这是他的口头禅。不管在训练中还是在生活上,只要他那声“好耍”响起,那就是一种表扬一场热闹的开始。
四连营房是东西横向排列,三排六栋,食堂在营房后面的一座小坡上。食堂门前有一块平地,开饭的时候,号声响过,各班排的队伍便从坡下的营房里走上来,在平地上列队站好。而后,便是值班干部说事。无事唱歌,开饭。在食堂门前这块平地上,大家最喜欢刘德新带班,他带班时虽说也很严肃也一定要认真唱歌,但他选唱的歌子却很短,速度也快,哼哈几句完事。什么歌短唱什么,《我是一个兵》《大刀进行曲》等等,有一次竟唱起了《两只老虎》!大家唱完就笑,他自己也笑。场面活跃了,吃饭也就香。
而田文兴就不太讨人喜欢,他就跟他自己的名字一样,总爱赶个时兴。搞文化的人也总好弄出点个新花样,炫耀炫耀自己。他带班的时候,不是选个新歌就是来段样板戏,常让你烦不胜烦。吃饭前唱戏,那是什么滋味?而那些戏又都是京剧唱法,来一段就得十分钟八分钟,大家饿着肚子闻着饭菜的香味谁有心思唱这些呀!可那田文兴却不顾这些,他兴致高。往往是他一开头起个调,人群里就哄声四起,可再怎么也得唱几句呀?于是,队伍里就怪声怪调,高高低低哼哼呀呀乱唱一通,全无章法音律。往往是开头几句众人高和,到了末尾就没几个人哼了,有头无尾没了下文,接着又是一阵哄声了事。大家只想着赶快对付过去早点吃饭,谁有心思唱那些?面对这种混乱局面,那田文兴也不生气,他脾气好,往往是“好了,好了,以后大家在业余时间多练练,形势还是要紧跟的嘛!”的几句好话收场。这种饭前唱歌可让大家心烦。
冉福虽心好人善,菩萨笑脸,但有时候就有些啰嗦,话多。他带班的时候不光要唱歌,有时还要说事,连队上下生活起居训练思想无所不谈,内容丰富,婆婆妈妈的一堆。虽说时间不长可也挺烦,还不能反对,心里焦急还要故作认真伸长脖子听。否则让他看出了不满神情他还会当场批评你不认真听讲!冉福会唱的歌不多,他最喜欢的歌是《我是一个兵》《日落西山打靶归》《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几支歌。唱《我是一个兵》那是福气,一旦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那就完了。指导员心情好时,讲完话唱上一段就开饭。赶上心情不佳大家表现也不好时,那就要把整支歌唱完。那歌长,没个五分八分钟的唱不完!嘴上干使劲,下边肚子叫,闻着饭菜香气,心里那个焦急!所以,一到指导员带班的时候,大家肚子再饿也得强打着精神正儿八经地唱歌,好早点跨进饭堂去。
有时候也轻松。
赶上连里几个主管干部去团里开会或因其他事情不在,由几个班排长带班,那饭前的几分钟就轻松,气氛也活跃。各班排的队伍来到饭堂前,随意排列,稀稀拉拉,嬉笑说闹,像一群没人管教的大孩子。若带班的排长要唱个像样的歌子时,那队伍里准招来一片抗议声,“饿肚皮喽!”“肚子里边打鼓喽!”“唱个哪样歌子嘛,口水都淌啦!”那场面又热闹又笑人。带班的见此情景便不好意思再摆谱,忙挥手,“好,好,今天是哪个班先进啦?”“九班……”“三班……”于是,笑声阵阵,鱼贯而进,开饭。
当然,连队领导们在的时候,大家的士气还是高昂的。任肚子再怎么饿,喷香的饭菜再怎么诱人,食堂前的歌声还是嘹亮的。年轻的军人们,总是要有点样子的!
这就是连队里的歌声,这就是军人的歌声!这歌声高亢有力,欢快活跃,充满青春的朝气。这嘹亮的歌声每天都在连队里回响,在训练场上回响。那歌声虽然不是专业水平,战士们也不是什么歌唱家,但那是军人的力量,士兵们的斗志,是部队的传统,是军队的灵魂!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当过兵就会唱歌,会唱军歌就永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