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千里彩云路(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十章千里彩云路

夜宿大平铺

部队出营房不久,就拐进了大山,向东而行。

部队行军速度不快,顺着弯弯的山间公路向大山上走。大拉练开始时都是这个速度,每小时五公里,让士兵们有一个适应阶段。

公路不宽,若迎面来辆汽车,这方的车辆就得在路边寻个宽处避让。现在好,一下子涌来这么多人马,那路面几乎都叫大兵们给占满了。一路上,行进的队伍里说说笑笑,气氛轻松,很有些热闹。在军营里呆久了,憋气,就想出来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如今走在这宽敞的公路上,人就有些爽快。野营拉练没老兵们说的那么可怕,不就是走走路嘛!只要你咬牙挺过头三天,脚上的水泡干了浑身的酸痛劲儿过了,那往后的日子就是“游山逛景”了。

脚下走的这条公路叫“中缅公路”,传说是二战期间修的,能通到缅甸国去呢!云南山区的公路,可不比北方的柏油大路,这里的公路路面一段段的结构不同。有城镇的地方能见到一些柏油路面,而在乡村和山区的路面就多是砂石铺就,有些地段上干脆就是硬土夯成。而一些坡路路面上的材料也有意思,那路面上的材料是用一些拳头大小的方石块铺成的,一块块一格格很是齐整,人称“苞谷路”。那路不好走,汽车路过时咯噔噔地响,人走在上面也嫌硌脚。

山路弯弯,部队行进到一处叫“弯弯窝”的地方,那段地方的公路弯很多,有九曲十八弯之说。远远望去,弯曲的公路在山间盘旋,层层旋转顺山势而上,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山路弯弯,路边沟深谷险,每上一层坡每过一道弯都让人感其险峻,更别说驾车行驶了。听说这里常出车祸,过往的司机都是小心翼翼,不敢马虎。

有一辆汽车驶过,向坡上爬,哼哼的,向老牛走一样。“云南十八怪,汽车没猪跑得快。”就是那样。

永城那个地方也是怪,养猪像放羊一样,先把猪赶到山上吃草,待猪长够了架子,再回来圈养催肥。那山上的猪跑得就是快。

不知不觉间,部队离开了公路,开始在山间小道上行进……爬上小山岗,穿过小树林,越过小溪水,翻过青草坡……山风轻拂,空气清新,天蓝云白,阳光明媚,离开营房的感觉真好。

傍晚的时候,部队来到一个叫大平铺的地方。这里沟深林密,前后没有村寨,天将黑时天气也有些变化,部队决定在此露营。

野外宿营是部队野营拉练中的一个训练科目,各班排接到命令到了指定地点后,立即开始野外作业。砍树枝,搭帐篷,挖简易坑壕,炊事班也修灶点火,到溪水边挑水做饭。一时间,小山沟里热热闹闹,炊烟袅袅。

忙活半天,班里的帐篷总算是搭好了。那叫什么帐篷啊,几块单兵用的雨衣连接在一起,再用几根木棍支起来便是,前高后低,人只能爬着进去。不过,也只有赶快爬进去了,帐篷刚搭好,晚饭刚吃完,连里还没来得及进行当天的小结,山雨就到了。指导员大声喊了几句野外露营的注意事项和到炊事班打水烫脚的话后,哗哗山雨就盖住了他的声音。没有灯,四外一片灰暗,雨水打在帐篷上,嗒嗒响。人们和衣而卧。天不冷,聊了一会儿家乡闲话,一些人便进入了梦乡。一天行军,路途不多却也很累,鼾声四起。连队十几个帐篷连在一起,岗哨也不用派了,到点了往下传岗时,带岗的班长顺着帐篷喊一声就行。一晚上雨声喊声的,倒也不寂寞。

夜深了,雨仍未停,雨声嗒塔,英志难以入眠。雨夜听雨,听山风听林涛阵阵,听坡下溪水流淌,天籁之音,别有味道。想远方亲朋,睡梦中可曾知道,在西南高原的大山中,一支军队正露营在雨夜的山坡上……

早晨的时候,天晴了。

部队收拾好行装,迎着初升的太阳,向东方走去。

他们去羊比。

羊比坡

南方的县城很小,和北方的一些大县城如铁岭那样的县城相比,这里只能算是个小乡镇。而这座县城的名字也很古怪:羊比!什么意思?

下得山来,部队走进了县城。

羊比县城古旧,土街,瓦房土墙,木板的门窗,一条大河从县城的边上流过。河上有座铁索吊桥,把县城两岸连接起来。桥面上铺着木板,人在上面走会轻轻地摇。桥两边的房屋像庙,青瓦飞檐,有古时候的感觉。没见到几栋楼房。街面上却也热闹,土街两边多有店铺,行人穿梭来往,看到这支不知打哪里冒出来的大军也感稀奇,不少人还驻足观看,边指指点点,边议论纷纷。

部队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很快便穿过县城,继续向东边挺进。

云南县城多在坝区,四外群山环绕。羊比坝子也是清秀葱绿,坝子里梯田弯曲,农舍点缀,田园风光,一闪而过。倒是迎面扑来的东面的那座大山让人心中震撼,那山太高太大,有顶天立地之感。远远望去,山巅上有树有林有淡淡云雾,隐约约还有茅舍人家。队伍中有人惊呼:“卖卖噻,那里就是苍山喽,山那边就是风城大利。过两天我们就要从那山上翻过去……”

天!

当天晚上,部队在苍山脚下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里住下了。

第二天,部队没出发,休息一天。听说以后几天部队要强行军,穿过一段荒凉地区,赶到北边百多公里外的一个叫“乔后”的地方去。

英志和曾桂康满山村逛。

山村不大,十几户人家。山村在苍山脚下,仰头望不到山顶。望着那高耸入云的大山,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来到村外一所农家,见一棵柿树立于门前。秋天了,树上的叶子早已落完,只剩下一些柿子挂在枝头,在蓝天和大山的衬映下,那柿子很红很美,也一定很甜。两个人止不住的口水,想吃。老乡热情,不要钱,随便去树上摘。然而部队有纪律,于是给老乡一角钱,欢呼声中,一人一个,狼吞虎咽。

最鲜最美最甜的柿子。

那个地方叫练铁街

部队没有翻越苍山,而是顺着苍山坡脚向北行去。

前方出现一座小城镇。

野营拉练,部队大多时间走的是乡间小路,荒郊野外,若经过城镇,就让人倍感新奇。总希望部队能多走些城镇地区,在城里边歇歇脚,看看当地的风俗人情,看看闹市商铺,能逛逛大街则更是心美。当然,也想让城里的人们看看士兵们的英姿。可是不行,多数时间里,部队行军路过城镇时,不是绕行便是急速通过,多不停留。

转眼之间,部队已经走在了这个小镇的街道上,从行军的速度上看,甭问,不停留。

小镇不大,街道灰土,房屋破旧,青瓦板窗,让人觉得破败衰旧。小镇上也有不少行人,可他们的相貌举止却让人感到别样,灰头土脸,形容枯槁,不似山野村夫那样健康自然。而那些人也在好奇地望着士兵们,大白天的,怎么会有一支军队从这里经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