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二戴望舒 致力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象征诗人(第3页)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施蜇存、应国靖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戴望舒》,26—2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原典点评
这首诗的参差不齐的句法让人想到宋代的长短句,也令人想到朱湘的诗,然而,这首诗却比宋词与朱湘的诗更富有音乐性,这是魏尔伦影响的结果。魏尔伦重视诗歌的音乐性,认为对诗歌而言音乐性先于一切准则,他将自己捕捉到的印象借着语言营造的音乐旋律带向象征与暗示的哲理森林。而《雨巷》通过一唱三叹的音乐性,将人带入一个似有似无、迷离朦胧的美的境界。诗人在一个雨天,一条小巷,将丁香与姑娘进行物我合一的想象,又将自己的哀怨与惆怅投射到姑娘身上,表现了人类共通的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