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仫佬拳的套路(第2页)
30。退步双抱拳上左脚成藏上桩,同时左右两拳均收于右侧腰际。
31。拗弓步右冲拳由藏山桩变左弓步,同时左手经右胸前向左肩挑拳,右手向左前方平冲拳,拳心向下。
32。转身冲拳上身向右后转180°成右弓步,右手顺势由右后方随身转向右肩挑拳;同时左手顺势向转身后的正前方平冲拳,拳心向下。
(六)第六段
33。捆手接上,由右弓步变藏山桩。左拳急收于左腹旁,同时右手屈肘从正面下劈拳,速变勾手往下捆住,全身用力下蹲,目视右前方。
34。冲天炮接上,左脚上半步,左手经右胸前向左膝前下劈拳;右手往右后略拉开,右脚猛进一大步成右弓步,右手屈肘以拐随右脚落地之势往正前方猛拐而下。紧接着,上身继续往右下蹲,右拐继续向右下压服,而小臂外旋屈肘之拳突然向上冲去,大臂平肩,小臂微曲,拳心向内,目视右前方。
35。拗步冲拳接上,变藏山桩为右弓步,右小臂外旋变挑拳,拳心向前,左手向右前方冲拳。
36。右开弓上身下蹲成骑桩,右拳变掌盖住左拳,左拳收回变掌护住右肋,掌心向内,同时右掌往右推去成拉弓式。
37。左开弓接上,身体左转180°,左脚向左前虚踏半步,上身左下倾,左掌向左前推出,右手变勾手,小臂略高于肩。
38。弓步冲拳左脚向左前跨一步成左弓步,左掌变拳向左方猛击一拳,拳心向下;同时右手急收回贴于右腰际,目视左前方,接着右手向左前平冲拳,同时左拳手架于右肩旁,拳心向上。
39。洗手接上,上身往下蹲成骑桩,右拳急收回变掌护于右腹前,掌心向内;同时左拳变掌平推而出,掌面向前。
(七)第七段
40。龙凤相会(左)接上,左脚收回虚踮一步,上身向左下倾,左掌变勾由左膝前向右作援手,手指向上,右手往右后方勾去。左腿上提成90°,小腿下垂,脚尖朝下。左掌上托,大臂平肩,小臂微曲,掌心向右,手指向上;同时右脚独立,右手成勾,拉于右后方。接着左脚着地,右脚向前跨一步成骑桩。右掌由下向右上方画弧,然后突向左下斩去,同时左手变勾手向右上方插去,两手于胸前交叉。
41。龙凤相会(右)接上,骑桩不变,两手前后分开,右掌在前,掌心向下,左掌在后,掌心向内成拉弓式。右脚虚踮一步,上身向右下倾,右手随右脚动由右膝前内勾成援手;左手收于左腰际。右腿上提,右小腿屈膝成90°下垂,脚尖朝下,右掌上托,大臂平肩,小臂微曲;同时左脚独立,左手变勾收于臀旁,右脚着地,左脚向前跨一步成骑桩,左手以掌由左上画弧急向右斩去,同时右手向左上方插去,两手于胸前二次交叉。然后两手分开,左掌向左前推去,掌心朝下;右掌收于右膝上,掌心向内。
42。樵夫砍柴接上,左脚收回成虚步,左手由左膝援上与肩平,右手抱拳于腰际,接着左脚先左踏一步成藏山桩,左手变掌往左膝前劈下,右脚向左脚前跨一步成骑桩,右手随之正劈而下,紧接着,右脚虚踮一步,右手由右膝下向上勾成援手,左脚向左踏一步,身向后转180°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前方推掌,掌面向前。
43。左洗拳接上,左弓步,左手向右肩封去,掌心向外;同时右手向左前方猛冲一拳,拳心向下。紧接着,左掌随之平推而出,掌心向前;右拳变掌缩于右肋边。
44。右洗拳身向右转180°成右弓步,左手缩于左肋边,右手由左向右平推而出,掌面向前,接着左手随之向右猛击一掌,右手手掌于左肩,掌心向外,然后右掌向右方平推出,掌面向前,左手手掌护于左腹前。
(八)第八段
45。幺妹敬酒(左)接上,左脚上一大步成左弓步,上身略往下倾,左手内援至腹前,右掌收回抱拳于右腰际;紧接着右脚随之往左后斜退半步,左手向左前平冲拳,拳心向下。
46。幺妹敬酒(右)右脚往左前上一大步成右弓步,右手内援至腹前,同时左拳收回抱于左腰际;左脚斜退半步,右拳向前平冲拳,拳心向下。
47。仙女摆秋接上,左脚上一大步,右拳收回后与左手同时向前推掌,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右足往左前大扫一腿,左右两手同时往右后方拉去,紧接着右脚向右后方猛力反扫还原地;同时左右两手一齐反往左前方推去,掌心向前。
48。饿虎扑羊接上,左脚虚踏一步做起势,随之全身跃起,同时两拳在空中举起,在空中右脚上前,与左脚一齐落地成起桩;同时左右两手一齐往左下方劈拳。
49。古藤缠树由起桩变成右弓步,右拳屈肘向前拐去;紧接着右小臂由曲而直,右拳向正前方猛力敲去,拳心向内;同时左拳变勾往左后拖拉后成掌护于左腹下,目视正前方。接着,左脚往后斜退半步,全身往左后转180°成藏山桩,同时左手内援抱拳于右胸前,右手抱拳于右腰际。再接着,上身继续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左手由援而拂掌于左肩,掌心向上;右手变掌往前推去,掌心向前,目视正前方。
50。双援手左脚收成虚步,上身下蹲,同时左右两手均变掌,左掌在下,护住左膝,右掌在上,掌心相对,目视前方,左手随左虚步而上援,同时右手收于右腹成勾,右脚上前一步,收回做虚步,右手随步做援手。
51。赶步冲拳左脚再上前一步,右脚做赶步,紧随双脚定势后成左弓步,而左手顺势由援手向左挑拳,右手向前平冲拳。
52。转身冲拳上身猛向右后转180°,桩步随之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挑拳而左手冲拳。
53。白虎扫堂接上,手右弓步变骑桩,右拳向前平冲一拳,左拳收于左胸前;接着左拳向左横扫,身往后转180°,随之双脚腾空跃起,同时两拳变掌于空中左右交叉,跃起落下成骑桩。左右两掌分别往左右推出。接着,两脚再一次跳起,两手再空中击掌拍腿,双脚落地后再向左右劈掌,掌心向内。然后身体下蹲,伸出右脚向左扫腿,转360°定成藏山桩,而左手随之向左下方撩拨而去。左弓步,右手握拳平耳向前成弧形冲拳,拳心向下,拳眼向内,紧接着上身下蹲成藏山桩,右拳变掌亮于额前上方;同时左手变掌经右胸向下切于左膝前,目视左前方。
三、收式礼
接上,收左脚屈膝提腿平腰,小腿下垂,脚尖朝下,用手右腿独立,右掌收回抱拳于右腰侧,而左掌拂起,曲小臂亮掌,掌尖朝上,掌心向右,双目平视左掌。
接着,落右脚成丁字桩,左手向左上云掌画弧而下至左胸前;同时右掌经左再向后云掌,然后向下变拳顶于左掌心,左掌右拳同时由右向左再转向正中又一圈,最后,收式立正。
基本注意事项
1。练功时要注意安全,须在空旷平坦地面练习;
2。练习套路前要先练好基本功;
3。练习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思考题
1。民族传统体育对身体素质的发展有何影响?
2。民族传统体育的养生、健身方法与其他体育项目有何不同?
3。如何理解“学会三天,练好三年”这句武术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