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民间经卷的信仰与民间文艺表演(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摩尼教的女性观

(1)解释女性平民的“知足”概念——生育、拼命地协助丈夫成功。如灶君戏中的《休丁香》和河南周口《郭丁香的故事》讲,郭丁香就是这种女子。她丈夫张照君(灶君)不知足,休了她,后来张照君浪子回头,总讨好她和夸奖她。

张照君休了郭丁香以后穷了,他出去讨饭了。讨得饭以后,他感谢他媳妇说:“哎呀,休了郭丁香以后,没有喝过一顿热粥汤”[38]。

由“顶心”唱的郭丁香故事叫“丁香岔”,有时由货郎唱给女性听,也是讨女性喜欢的:

花郎本姓吴,从小拜师傅,学会了打鼓。

挑起了卖花担,花园去看看,百样的花草俺喜欢。

……

乡里俺不卖,城里俺不卖,卖给洛阳大嫂们戴[39]。

(2)解释女性平民“知足”的行为类型。

①祭灶等于孝父母、敬丈夫。《观音老母劝世谕》唱:

灶君原是一家主,五祀之一灶为神。

灶前灶后已洁净,不可污秽灶王神。

……

不事父母得罪灶,不敬丈夫得罪神。

②嫁夫不能嫌丈夫丑和贫穷,不能改嫁。《观音老母劝世谕》唱:

切记莫学下贱女,观音不表她的名,

为嫌丈夫人愚蠢,就说他家难受贫,

自己亲夫情不念,甘于别人结成婚。

阳世三间德丧尽,那里去找浪子形?

③不打扮。《观音老母劝世谕》唱:

有志不在打扮上,好看不在着衣襟。

粗布棉衣穿洁净,甚如绸缎穿一身。

朴朴素素谁谈论,不妖不艳谁笑人。

清代《檀几丛书》就记录了当时流传的这种劝女性知足观,如“妇女朴实,不用金银珠翠,不学城市装扮”[40],可见宣传它至少有100年了。

经卷在争取妇女信众上很下功夫,观点是“妇女们虽有家务的牵累,又要养儿育女,可是念佛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念的,操作家务时可以念,哺乳喂养时也可以念,而且女人的心,靓定而慈悲的多,她们学佛的成就也许比男人更快”[41]。

3。罗教、黄天教的夫妻观

(1)解释平民夫妻的“知足”概念——双性合作,家和万事兴。《十个弥陀经》唱:

一个弥陀遍地寻,寻个弥陀不求人。

劝弟子、休积金,金银积来是祸根。

……

八个弥陀一舟船,又渡女、又渡男。

不论老少都可来上船。

老者上船添福寿,少者上船保平安,

我说这话你不信,有的遇见儿不孝,

闺女烦,媳妇看见不得见,

前世没有修下今世缘,一家不团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