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基于展品的专业发展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影响(第4页)
教师2(T2):那就是异卵。
T1:对,他们就会成为异卵双生。
T2:就像我和我妹妹。
T1:对……那你是异卵还是……?
T2:我们是异卵双生。
T1:异卵?
T2:如果只有一个受精卵……你们彼此肯定有完全一样的基因,而且……你们肯定是极为相似的。
T1:不错……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听不清]
T1:因此,你知道的……如果是异卵双生,你们俩都可能……卵子可能不是在同一天受精的。你可能已经先受精了……可能……
T2:第一个受精的可能是在……
T1:……在星期二……你妹妹实际上可能是在星期三或星期四。
T2:嗯,我是先出生的……大概先出生五分钟的样子。
T1:所以,你比她提前五分钟……好了……现在你们俩谁有孩子了?
T2:我妹妹……她有。
T1:她也是双胞胎吗?
T2:不是。
T1:哦,我爱人有两个姐姐……他们也是一对双胞胎。
T2:哦,是吗。
T1:我记不清她们究竟谁大了。我记不得了,但她们其中一人确实也有一对双胞胎,不过是异卵双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基于内容的与展品相关的会话
向教师提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下面的空白处描绘出一个胎儿是如何从一个单细胞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把那天早上稍早前在博物馆的教室里学到的内容与他们在参观展品时被问到的问题联系起来。教师尝试相互帮助来理解学习的内容,但展品自身并没有提供很多额外的能够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的信息。
教师1(T1):好了,现在我们有一个细胞,它每12小时分裂一次……还记得我们在课上学的吗?
教师2(T2):记得,没错……
T1:那好,现在是1个细胞……然后变成2个……24小时后……变成了4个,36小时后……因为她[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是每12个小时一次……就变成了8个……48小时后……就变成了16个。
T2:每6个小时分裂一次?
T1:嗯[摇头表示不是]……4加4……是8……
T2:哦,然后细胞数目便增加了一倍,我明白了。
T1:嗯[表示赞同]……
T2:8,8,8。
T1:因此,实际上……在两天的时间里,它变成了16个……这就是她为什么那么说的原因……还记得我是怎么数出来它是如何变成……16个的吗?
T2:记得。
T1:为什么它只能是16个呢?因为它经历了一个两天的周期!
T2:不错。
T1: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如果我们看这里的话……它说48个小时[指着文字标签]……16个……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这样来算算……如果我们这样算的话……
T2:好吧……分裂的时间是28天。
T1:如果我们按照28天来计算……它就是在这28天里面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胎儿的,是吗?
T2:所有这些细胞都翻倍……每12小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