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发难(第2页)
看来陈阅是有所准备的。
他又看向杜广兰。杜广兰正要出声辩解。
他却抬手,示意杜广兰噤声。
“盐政之事,确实要紧。依律,陈相所指,须再经户部查实。只是陈相一片赤诚之心,实在不好辜负。”皇帝毫不受陈阅的煽动,语气平稳,没有愤怒,甚至连一丝惊讶也无,“朕想着,索性遣人去梁州走一遭,不知各位心中是否有人选?”
“杜卿,你意下如何?”他再将目光转向杜广兰。
“臣以为,右相所言江南盐政,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若有任何差池,都关乎国本。此事不能不查。”杜广兰一听皇帝点到他,心中便明了,这是给他递来了台阶。他知道,皇帝问他,就是要替他挡住陈阅指向他的矛头。
因此,他顺着皇帝的意思,并不与陈阅争执:“此事既由右相查出,右相对梁州情况,相比臣等,自然更加清楚。依臣愚见,倒不如就请右相,继续追查下去。”
说罢,他躬身行过一个总结性的礼,便后退入列了。
陈阅没想到,皇帝会包庇杜广兰。他提前预备好的攻讦,显然失了力度。
这让他十分不满。
杜家把控朝政,已有十余年。皇帝除了赵太尉,却对杜丞相毫无表示。
按陈阅所想,杜家相比于赵家,只多余太后与瑞王的支持。且就算有了太后与瑞王的支持,在皇帝执政前十年,赵太尉却明显占于上风。
他不懂皇帝有何顾虑。
总不会是当真纯孝,定要顺着太后?他也不觉得,瑞王区区几年的经营,会有什么成果。
朝会上,陈阅停止了对杜广兰的攻击。但这并不代表,他捅出来的盐政之弊,也挂起不提了。
查税的钦差一职,最终落到了念儿父亲,刑部侍郎周衍的头上。
是陈阅向皇帝举荐的人选。
他给出的理由是,周侍郎当初查办赵太尉一案,让他印象深刻。若此次能前往梁州,定能如上次一般,将公道还于百姓。
左相杜广兰知他选了周衍,不仅无甚异议,反而跟在陈阅后面复议。
任命下来后,念儿也收到了消息。她的消息来源于皇后。
念儿如今算是稳当地与站在了皇后一边。
失了宠爱,她虽暂时对太后失去了作用,但皇后却能更信任她了。因皇后对后宫嫔妃的态度,其实并不与太后一心。
皇后是极不想旁人受宠爱的。
父亲去梁州的公干的消息,让念儿无端地忧虑起来。
这一趟,无论查不查得出什么,父亲都必须要站队了。
太太曾说过,她在宫中无论如何,周府都会与她一心。可若是父亲站了队,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陈相为何会举荐父亲?
念儿不知朝中事,但她敏锐地记起,胞兄曾为科举之事,托她引荐陈相。最后是陛下帮了她。
是否因了此事,才给了陈相机会,逼迫父亲站队?
她心中惴惴。
若能与太太见一面,就好了。
念儿终于还是去求了皇后。
她说父亲近日要出远门,想同皇后求个恩典,让她能在父亲出发前,与家人见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