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4 复命(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对着太太的信纸辗转一日,念儿做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决定。

她要去找陛下求情。

她丝毫没有想过后果。

因为她从心底里相信,陛下是君子,一贯是宽和包容的。就算他嫌恶她求情,也不会不顾宫规地降罪。

念儿第三次站在了始元殿外。

她来得很早,天光甚至没有大亮。

站在始元殿通往文渊阁的连廊上,四下里一片寂静。

这是张逢成教她的办法。

起先,张逢成听她请求面见陛下,本是推拒的:“这……奴婢只能行通报之责,陛下见与不见,却不是奴婢能左右的了。”

念儿怎能因他的一句推辞而放弃?

若是连陛下的面都没见着,只因张逢成的一句话,她就选择退却,兄长之事如何能解决?

于是,她又央了张逢成许久,说尽了好话,又投进去不少财物,才终于能得他一句指点。

“平日里,陛下在始元殿早朝后,便会去文渊阁理事。娘娘侍奉过陛下起身,应知早朝卯正始。陛下有时会与二位丞相同行,娘娘仔细着时辰,免得受了冲撞。”张逢成对念儿说。

守在皇帝下朝的必经之路上,是她唯一的机会。

虽然张逢成的话里,也明白地提醒她,这样做有遇上外臣的风险。可这毕竟只是风险,并不一定发生。

念儿是卯时半刻到的。

昼夜交际之时,露水寒气最重。她只穿了白日里穿的衣裳,挡不住凉意,因而冻得不住地发抖。

这发抖,也并非全来自于周身的凉意,也来自于她内心的紧张惶恐。

这次前来,她当然还是畏惧外臣的目光。她站得如此之近,已经在路中央了,如何不惧?

曾经,她为了更早些知道张逢成通报的结果,虽然也凑得近,但会时刻向屋檐下躲藏,以隔绝其他人的注意。

不过,她此时心里的担忧,并不因时时注意外臣的动向而起。

她甚至没心思关注是否有人经过了。她只盼着能见到陛下。

等过一个时辰。

始元殿的大门轰然洞开,守门的内侍执着拂尘,唱喏清道。随即,臣工们鱼贯而出,向公署官衙走去。而念儿所在的连廊,与臣工所经之路相背,她能远远地觑见他们离去,他们却很难注意到她。

正如张逢成所言,若下朝时,陛下不命人随行,也不召人觐见,她所在之处,只有陛下会经过。

念儿站了许久,她却感觉不到腿酸。

只是天色既晓,日头渐高,她原本冻得手脚冰凉,现时后背反而有些冒汗。也不知是热的,还是心下煎熬,而出的冷汗。

又等过一刻。

皇帝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连廊的一端。

他并未叫仪仗随行,身边也无臣工待命,只有张逢成在前方引路。

念儿拦路便跪。

“为你兄长而来?”皇帝在她身前站定,语气淡淡,听不出情绪。

念儿还未开口,来意便被他点破了。

“求陛下……”她嗫喏着开口。因头埋得深,声音便显得又闷又小。

茫然失措的不只念儿一人。旁侧侍奉的张逢成心里,也忍不住咯噔。

陛下竟将慎妃的目的猜得分毫不差。

猜到了且不提,最要紧的是主动提起。

张逢成追随皇帝多年,知道他平常对待臣下,就算料到他们所想,也绝不轻易主动提起,必定要等旁人先开口。

今日之事,十分不寻常。张逢成想。

果然,不出他所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