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赋就一篇怀马融03(第4页)
之惟也并不想管父王在整个事件中究竟作用如何、得失多少,他只愿天地能就此平静,就如这雨季的终于停歇。
雨后清风拂掠过天际,带走春愁无限,纷扰也恰随落花逝去,渐浓翠意之间,清明碧空愈高愈远。斜阳西下时,云缕间穿过丝丝金线,悄悄漏进窗棂里来。
之惟向里看去,屋内高低两道人影,轮廓清晰可辨:高的是端坐的父王,低的是跪着的太医院医正。
只见兰王终于拍案而起:“你这个医正是怎么当的?!”
须发全白的医正不卑不亢的答道:“回王爷,微臣已经尽力。”
“尽力?你居然敢说你尽力了?轻易就放弃施治,就是你群医表率的作风?!”
“微臣虽忝为医正,却毕竟不是大罗神仙。”那医正竟也倔强,“君大人之伤势能复原至此已是难得,然再谈行走自如,除非华佗再世。”
“哼!”兰王冷笑着,“父皇差你前来就是要你说这些话的?”
“皇上只是降旨着微臣前来诊治,至于微臣所言全凭医者良心,不但在王爷面前如是说,就是皇上面前微臣也会如此回。”
“良心?我看你们太医院的良心都教狗吃了!”兰王愤然挥袖,书桌上的纸张纷纷扬扬,扫了那医正一头一脸。望着一地狼藉,兰王这才想起这是在君宅,并非王府,自己是代那人接待圣上使者,如此总算冷静了一些,强压住心头怒火,将那医正拉了起来:“罢了罢了,你走吧。”
之惟偷听到二人对话,只觉心已凉了半截。一地惨白中,父王背光而立的剪影竟能生生刺痛双眼,他只得默默转过了去,贴墙而立,深知这份心痛只能各自承担。
“世子。”却听有人相唤。
之惟抬眼:“黄勐平?”
“正是下官。”
之惟脸一红:“方才一时脱口而出,有失礼数,黄正卿见谅。”
刚升了大理寺正卿的黄勐平微笑:“不敢。”
“未知大人此来何事?”得知君潋在大理寺中并未受苦,之惟便对黄勐平印象不坏,语气也客气起来。
“下官是来找君翰林的。”
“先生?他应该在里头休息呢——他不能久立,所以接了旨后父王就逼他回房了。”之惟看了眼黄勐平的一身便服,有些疑惑,“你该去后面找他啊。”
黄勐平点头:“不瞒世子,下官也是这样想的,且又担心今天府里人多……”他耸肩笑了下,“为此,下官还是从后门进来的,直接就去了内宅,可惜并未见到君翰林。”
“什么?”
“下官刚猜想他是否与王爷在一起。”黄勐平看了眼屋内,摇了摇头。
“那先生呢?”
“世子也不清楚?”
之惟茫然摇首。
黄勐平眉头一皱,正要出言,兰王正巧走了出来。
“父王,可知先生在何处?”之惟忙问。
“他该在后面啊……”
还没等兰王说完,之惟已跑了出去。
“之惟?!”兰王狐疑地唤着,少年的身影却已消失在暮色中。
“王爷,世子是去寻君翰林了。”
兰王这才注意到身边之人:“你怎么来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下官本是来找君翰林的,谁知却未在内宅见到,这便寻来了此处。看来,王爷也不知他去向了?”
“你找他何事?”兰王看着他。
黄勐平犹豫了一下,递上了一只信封:“烦请王爷转交给君翰林。”
“这是……?”
“这是君翰林在大理寺囹圄中所留。”见兰王仍是不解,黄勐平解释道,“狱中例备纸笔,本为犯官自录供状之用,长日无聊时,君翰林也曾在上面书写过只字片语,但写完之后就都撕了个粉碎。这信封里便是那些碎片,是君翰林开释后,下官一一收起。”说着,他笑了笑,还是那落地书生般的恭谨模样:“下官想着下官那里人多口杂,不甚干净,君翰林虽已十分谨慎,但这些终归还是自己收着的好。”
“你……”兰王攥着那信封,仿佛头一回认识面前人,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黄勐平忙道:“王爷不必再招呼下官了,还是先寻到君翰林要紧。”
胸中一跳,却又不愿承认的强自一笑:“他能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