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1页)
四
铜镜立青鸾,金泥冷越罗,胭脂拂紫绵。
那是洛阳城里深闺生涯,千金院落,门掩梨花,重重又重重。
清净女儿家,似水明澈,如此珍重。在严父慈母训诫下,闺门严谨,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就连到自家花园偶游,等闲七八个丫鬟奶娘紧紧跟随,春昼不许片刻闲眠。河道总督大人的小姐,真真是如金之贵,如玉之尊。每日晨起,贴身使女侍侯着梳洗整齐,脂红粉白地严妆着,先去上房给父母请安毕,归了绣房无非描鸾刺凤、观书读史,便是终日消遣。从脱胎填白细瓷盏里抿着木犀茶,那清冷淡薄的香里她也未尝不暗怨寂寥,也曾背地思想,几时得能像丽娘小姐那般,便是梦里与那虚无缥缈的人儿缱绻片时,也是好的……
女诫闺训不能抹煞十八九岁姑娘家天生一段幽情。阿奴青春已大,如何独守空闱?然而她仍是端重贞淑,老爹爹掌上一颗明净宝珠。姚大人的独女,黄河两岸,再寻不出一位小姐,似她这般矜贵。
细黄。十九年前爹娘给取的这小字,当时爹爹青衫初换,人过中年,才得功名未久,还是南海一名小小县令。料不到自从娇女降世,青云路步步高升,不到十年工夫,爹爹已因政绩卓著坐上河道总督的位子。三位兄长都说,细黄是姚家的福星。九岁那年举家离了蛮烟瘴雨之地,洛阳古都,中原繁华,说不尽那花月春风,车如流水马如龙。
阿囡的名字取的巧。爹娘都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自古姚黄占鳌头,任他铁骨峥嵘魏紫侧媚,终让这花王一段风流。她便是洛阳城里千叶花,名与姓互彰互显,托出御衣黄,这等雍容大气的美称。
我看小妹日后尚有大福,御衣黄,说不定将来身入凤帏,咱家竟出了位娘娘。啧啧,父亲莫当我说笑话,看来姚家的大富贵竟要应在小妹身上——
那年大哥三十二岁,在江南做官,过年回家团聚,家宴上酒酣耳热,脱口而出。她把袖子掩了脸别过头去,大哥还要取笑,不顾嫂子的嗔阻,她生起气来,一直到十五灯节,没跟这个为兄不尊的哥哥说上一句话。说也奇怪,一向治家严谨的母亲与不苟言笑的父亲那日竟也对大哥的胡言不加责怪,二老呵呵微笑,一家人只瞧着她,瞧得小姐羞红了脸,金盘玉脍,不暇沾唇……
也说不定爹娘当真存了这个心思,不然为何年近双十,还不曾为她择配问字?细黄但觉满腔的委屈,满腹的忧思,她并不想远别家乡父母,入那难见天日的深宫里去。
只盼爹娘能替她拣中一个知书识礼温良潇洒的夫君,最好不出洛阳城,还能时时返依二老膝下。凤配鸾俦,青春不致虚度,也就罢了。细黄是婉娈顺从的女儿,丫鬟小蕙偷偷给她淘弄来的那牡丹亭艳曲本子,藏在枕头底下,平日连看也不敢多看一眼。
翠生生出落得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曲中的杜小姐,恰如她一般富丽,也一般孤寂。细黄在花园里闷游。她家的花园并没有一棵可让她生死忘情的梅树。不在梅边在柳边,倘若有个书生,他铁骨似梅,丰姿如柳……
她马上责怪自己的意马心猿。姚大人的府邸内,众所周知遍种的是千叶芳容,洛阳姚黄。一到谷雨时节,轻阴慢笼的养花天气,前前后后盛放的都是那繁缛、丰满、富贵的明黄花朵,碗口大,盆口大。半透明的瓣与蕊,似乎太阳一出,就能化成一汪嫩油油的鹅脂。细黄用团扇笼过花来,俯身嗅闻。人说这花是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牡丹丛中没有一座牡丹亭给她做梦。还来不及做梦。
梦还来不及做,就化了。如同那满府满园的富贵花,姚家的富贵,见不得太阳。
一切绮罗幽恨,霎时间冰消雪化。
一道圣旨,千里传边。她那在辽海边陲镇守的二哥、江南为官的大哥,还有尚自在家攻书准备今年入秋闱的三哥,姚府所有成丁男子,连同年近花甲的老爹爹,剥了蟒带,摘了乌纱,打入囚车解往京师,旨意上说,今查河道总督姚瑞康罔负圣恩,强征民夫草菅人命,私扣朝廷赈治黄河水灾款项,结党营私,舞弊弄权,种种罪行罄竹难书,更因犯官姚某贪图一己私利怠工渎职,以致河口堤决,酿成大祸,两岸百姓死伤无数,着即抄家籍没,犯官一切家产充入官中,十五岁以上男子处斩,家眷尽数连坐,年长者为奴官卖,年少者充入教坊为伎……
自古盛衰皆无常。那满园的姚黄牡丹,如今,尽属谁姓呢?细黄没有余暇想到这个。听说二嫂在旨到日便悬梁自尽,三哥那未过门的亲家、衡阳刘太守也受连累丢了官,一家带着女儿忙不迭地退亲为民去了,而五十岁的老母亲,在狱中咽下最后一口气。他们不等她身子冷透,便把人拖出去,一卷芦席是唯一的装裹,她扑在狱门上哭喊,看不见母亲将被丢弃在哪座乱葬岗。
好歹,母亲还有她送终,即使是在狱中,生前没一口汤水,死后没一陌纸钱。阿囡,你不能死,你得活着……活着,替你爹和哥哥们赎点罪……你爹爹造了大孽,死后要下阿鼻地狱的,阿囡你好歹……好歹替他赎点罪,娘求你了……阿囡你这一世都是你爹害了啊……可娘求你……求你了……
临死前母亲握着她的手,眼睛早已瞎了,半点泪也流不出来。直到断气,枯干的手像鹰爪死死扣在肉里,指甲下渗出血丝。算算日子,那一天正是老爹爹和三个哥哥,在遥远的京师,法场上,午时三刻,追魂炮响,父兄在万人唾骂声中,人头落地……
细黄抱着狱门上的木栏,哭不出声。好歹,娘还有她送终……而爹呢?花甲的老爹爹和三位兄长,当刽子手的大刀扬起再落下,有谁为他们收尸,有谁,为他们掉一滴眼泪?
她不知道圣旨上所列的那罄竹难书的罪孽,那个害死千万人的、食民膏吸民髓的面目狰狞的姚瑞康,深闺中的她从未目睹。老爹爹始终这样慈爱,他待她如掌上珠,她是他绕膝承欢的娇女……啊,他们说他是罪大恶极的坏人,就连母亲也说他死后要下阿鼻地狱,可是在女儿心中,他只是她的爹爹。在四十岁上才生下她,心尖儿上一块肉。他年纪大了,有点风寒喘咳,平日听到他咳嗽,她的心里都要揪成一把……
老爹爹被他们杀了。斩首示众,血淋淋,活生生,他洋溢宠溺表情的面目变成一颗滚落在断头台被人踢上几脚的首级。
此后的梦里,一直是那遍地腥红,缓缓地,缓缓地流溢……老父和哥哥们的颈血,像汪洋大海,滚烫地涨起来,四顾茫茫,将她撂在中央。
这就是阿鼻地狱里的刑罚么?娘说,她不能死,她要活着,替爹和哥哥们赎罪。但她总是疑心,那一日是否已随娘一同去了。她是个活死人,父兄的鲜血便是地狱里铜汁铁水,将她销骨熔筋,炼化成灰。
腥红的海。血的气味,自断颈中喷薄而出,将天地幻成同色。梦里她仿佛跪在断头台下,人群欢呼如怒涛漫涌,在那一刹哗地爆发出来,而父兄的血喷了她一头一脸,满目,那样的红……
那样的红。
“连理,连理!快醒醒,这死妮子,什么时辰了,还只是睡!”
睁眼,触目一片鲜红,灼灼逼到眼前。她浑身一颤。是梦里的血海漫到梦外么?本能地缩身相避。
鸨儿捏着胭脂绵纸,伸手入被,将她从炕上拎起,摸到那瘦棱棱的脊背上滚热温度,心里也是一惊。这丫头前日发起热来,本以为灌碗姜汤捂捂汗就好了,谁知病来汹汹,这等沉重。莫非此番竟要不好?口里却兀自嘟囔:“死娼妇,早不病,晚不病,偏赶这节骨眼上闹什么瘟!告诉你罢,你病也没用,你当这儿还是营里哪?由得你撒娇撒痴!咱们现在在什么地界儿,你不想活也别连累我。今儿有贵客,听说是什么寨里新来的军师爷爷,是个读书人,大王爷也礼待三分呢,说话就到了,你麻利点快给我起来梳洗梳洗准备见人——怎么?还不动窝?我告诉你,得罪了这位爷,你跟我都吃不了兜着走!你就是死也给我挨过今儿,否则瞧九爷不活剥了你的皮!”
鸨儿一行数落,病人懵懵懂懂早被揪下炕来,不容穿上衣裳,只着单衣便按在凳上,鸨儿亲自替她洗了脸,把一窠乱草般的头发抿上刨花水,匆匆挽个抛家髻歪在一边。
“快点,快点,自己快打扮好了,我还忙着呢,没那么多工夫服侍你!”鸨儿催促着她也催着自己,急得团团直转,“瞧瞧,这都上灯了,贵客说话就到!我得出去张罗去了,你给我放精神点儿,待会儿见人要还是这个病猫样,看我不告诉九爷收拾你这死娼妇!喏,这是胭脂,把嘴唇搽红点儿!听见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