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声名远播(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南方的“新稻”也开始种了,估计不出半年,杭州一带就该见不著逃荒的难民了。

如此下去,大唐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过不了几年,怕是钱粮都要堆满仓,一切都往好里走。

又到了一年税粮入库的时候。

御书房里。

民部尚书戴胄捧著册子,一五一十地向李世民稟报:

“启稟陛下,今年税赋总计四千五百万贯,稻米……”

待戴胄念完,李世民惊讶道:

“今年怎会如此之多?”

“比去年足足翻了一倍!”

“这究竟是何缘由?”

戴胄如实回稟:

“陛下,今年税款,大半来自商税。”

李世民点了点头。

自从那“柜房”设立,短短半年,大唐的商贾就多了一半。

加上陈迎新一直在修路,其中一段已通行,长安与江南往来的人流车马络绎不绝。

虽说商税定得不高,但架不住人多量大,积少成多,竟也成了笔巨款。

李世民著实震惊,没料到商税竟成了国库的顶樑柱。

“这商税……朕是不是该调一调了?”李世民思忖著,“朕觉著,定得有些低了。”

他这么想,全因陈迎新。当初看到陈迎新库房里堆成山的钱,李世民眼红心跳,气得不行,总觉得那钱至少有五分之一该是他的。

戴胄谨慎道:

“依眼下情形,三十税一,確乎偏低了些。”

“不过若要加税,还需与群臣详议。”

“加少了,杯水车薪;加多了,恐挫伤商贾的劲头,到时候经商的少了……”

“如今大唐百业初兴,若因加税伤了商脉,反阻碍了生財之道,岂非得不偿失?”

李世民听了劝解,沉吟片刻,点头称是:

“这点,朕確未思虑周全。”

“如今商税已成国库支柱,此事確需谨慎,明日早朝,再与眾卿商议吧。”

李世民忽然又想起了陈迎新。

若他在,直接问那小子便是。毕竟“柜房”这妙招就是他想出来的,没他,今年商税哪能这么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