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540 老夫之术小子得矣(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午间便已经回来了,也没有再怒责家人,还交代我择时邀你来家做客!”

裴稹连忙又点头说道,脸上的笑容也欢快的很。

想到昨天他父亲吉凶未卜、继母又离家出走,自己坐困家中,完全不知道该要怎么办。。。。

张岱被钱中宏那笑得跟花一样的脸晃得睁不开眼,揉了揉尚带惺忪睡意的双眼,口中嘟囔道:“大清早的,扰人清梦,真当人人都跟你一样精力旺盛?”话虽如此,脚下却没停,任由钱中宏搀扶着往外走。晨光斜照入中书省廊下,映得青砖泛出淡淡金辉,檐角铜铃轻响,仿佛也在应和这朝堂新局。

一路行来,过往官吏纷纷避让,或躬身施礼,或低首垂目,再不似往日那般随意谈笑。张岱心知肚明,这些人敬畏的不是他张八郎,而是他身后那个正稳步登临权力巅峰的阎麟之。昨夜制命一出,朝局骤变,裴光庭失势,宇文融远谪登州,而阎麟之则由中书侍郎转为黄门侍郎,实掌门下省事,权柄反较从前更重三分。此等翻云覆雨之手段,令满朝文武无不侧目。

“你说陈希烈已奏请陛下,午前敕书便可入省?”张岱边走边问,声音压得极低。

钱中宏点头,眉宇间难掩得意:“正是。萧嵩之昨日还欲阻挠,奈何相公早已布局周全,连南内宦官都已打点妥当。如今圣意已决,谁敢多言?右补阙一职虽不高,却是近臣要缺,若由相公亲信执掌,日后诏敕出入,皆可预闻先机。”

张岱默然片刻,忽而冷笑一声:“萧嵩之……倒也真是个妙人。昨日还在裴光庭面前摇尾乞怜,今日见风使舵,竟又巴巴地跑来向阎相示好。这般墙头草,早晚被人连根拔起。”

钱中宏闻言一笑,却不接话,只道:“八郎聪慧,自然看得透彻。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助相公安稳接手门下省。裴党虽败,余烬未熄,那些依附裴光庭多年的属官,未必肯轻易俯首。”

说话间,二人已至门下省外。只见朱门高敞,匾额上“门下省”三字苍劲有力,乃先帝御笔亲题。门前石狮威凛,左右列班,几名小吏正慌忙整理案卷,见阎麟之率众而来,顿时手足无措,连忙跪拜迎候。

阎麟之步履沉稳,面无表情步入厅堂。其后张岱、钱中宏等人鱼贯而入,分立两侧。厅中原本聚集的裴党官员见状,面色各异,有惶恐低头者,有强作镇定者,更有几人眼神阴鸷,显然心怀不满。

“诸位同僚,”阎麟之立于主位之前,声音不高,却如寒泉滴石,“自今日起,本官奉旨摄理门下省事。朝廷政务,贵在清明公正,上下协力。过往是非,一概不究。但若有谁胆敢阳奉阴违、阻挠公事,休怪本官执法无情。”

此言一出,满堂肃然。几名原本还想观望态度的官员顿时汗出如浆,连忙表态效忠。唯有裴光庭旧日心腹??给事中李?standingattheback,lips紧抿,终究未发一语。

阎麟之目光扫过,不动声色,只道:“李?,你主管封驳多年,经验丰富。今日起仍留原职,望你能以国事为重,勿负所托。”

李?身子微颤,终是躬身应诺:“谨遵相公教诲。”

张岱冷眼旁观,心中暗叹:阎麟之手段果然老辣。既不急于清洗异己,也不纵容跋扈,而是恩威并施,步步为营。这般驭下之道,远胜裴光庭之刚愎、宇文融之躁进。

待众人散去,阎麟之独留张岱于偏厅。

“你昨夜可曾歇息得好?”阎麟之坐下后,语气稍缓。

张岱苦笑:“被钱中宏砸门吵醒,哪还能安睡?不过……”他顿了顿,正色道,“相公今日之举,看似平顺,实则暗流汹涌。裴党虽散,然其根基盘踞日久,门生故吏遍布六部。更何况,萧嵩之此人,表面恭顺,实则野心未泯。他今晨特意赶来献媚,恐怕不只是为了讨好相公那么简单。”

阎麟之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眸光微闪:“你说得不错。萧嵩之与裴光庭素有嫌隙,故而趁势倒戈,意图取而代之。但他忘了,宰相之位岂是投机便可得?我之所以容他一时,不过是借他之口,传些消息罢了。”

“消息?”张岱一怔。

“嗯。”阎麟之放下茶盏,低声道,“你以为,为何陛下会突然罢免宇文融,且贬之极远?仅仅因他与裴光庭争权失利?不,真正触怒天子的,是他暗中勾结边将,妄议废立之事。此事尚未张扬,但已有密报入宫。我不过是顺势推了一把,让宇文融成了替罪羊。”

张岱心头猛震,脱口而出:“废立?!”

“嘘??”阎麟之竖指唇前,神色凝重,“此等言语,不可轻泄。但你要记住,如今朝中真正的暗潮,并非党争,而是储位之争。太子年长,行事稳重,然圣心难测;惠妃得宠,其子寿王亦渐受青睐。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稍有不慎,便是滔天巨浪。”

张岱呼吸微滞,良久才道:“所以相公扶持太子一系,实为自保?”

阎麟之摇头:“非仅为自保,更为社稷。太子仁厚,能守成;若换他人继统,恐生变乱。我辈居庙堂之高,当思天下之安。你年纪尚轻,未必明白这其中利害,但今后行事,务必慎之又慎。”

张岱肃然拱手:“学生铭记于心。”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小吏捧着黄绫包裹的文书匆匆入内:“启禀相公,南内敕书已至!陈舍人遣人快马送来,正是任命萧嵩之兼领右补阙之诏。”

阎麟之接过打开一看,嘴角微扬:“来得倒是快。看来南内那边也坐不住了。”

张岱凑近一看,眉头微皱:“这敕书写得含糊,只说‘兼领’,并未明言是否入阁参议。若仅虚衔,则无实权;若可列席政事堂,则……”

“则萧嵩之便成了第四宰相。”阎麟之冷冷一笑,“可惜啊,他太心急了。这份敕书,怕是还没经我门下审核,便已发出。程序不合,正好拿来杀鸡儆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