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3章 提议不错但是 我拒绝5 2K(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觉得,这一切真的可持续吗?”她低声问阿砾,“人性总有反复,贪婪、恐惧、权力欲……它们不会永远沉睡。”

阿砾望向远处一座正在拆除的军事基地。曾经矗立着激光防御塔的地方,如今建起了一座露天剧场,孩子们正在排演一部名为《听》的话剧??没有台词,只有肢体与表情,讲述一个聋人如何教会整个村庄听见风的语言。

“当然会反复。”他说,“文明就像一个人的成长,总会叛逆、迷失、摔跤。但只要‘蹲下来’的动作还在,就有希望。你看那边。”

他指向城市边缘一片新生林。那里原本是工业废墟,如今长满了半透明的“问灵”胶质体。它们依附于残垣断壁生长,白天吸收阳光与路过者的情绪波动,夜晚则将负面记忆转化为柔和光影,投射在空中:愤怒化作红色风暴,孤独凝成孤鸟飞行,悔恨沉淀为雨滴坠落……

而在林中最深处,一棵真正的树破开了混凝土,枝干扭曲却坚定向上。它的叶片并非绿色,而是流动的银灰,表面不断浮现又消逝的文字。林知微走近细看,发现那是一段重复循环的日记:

>“今天我又骗了投资人,说我有信心项目能盈利。其实我知道它只会加剧碳排放。我说服自己这是为了生存。可晚上,我听见阳台上的盆栽在哭。”

>“我不敢开灯,怕看见自己的脸。”

>“但我写下这些,是因为……也许有一天,有人会读到,并对我说:‘我也害怕过。’”

树干底部刻着一行小字:**致未来的倾听者,对不起,也谢谢你。**

林知微伸手轻抚树皮,指尖传来温热脉动,仿佛触摸到了忏悔本身的生命力。

当晚,她在新出版的《共感纪年》序言中写道:

>“我们曾以为进步是更快、更高、更强。

>后来才发现,真正的进化,是慢下来的能力,是敢于脆弱的勇气,是把‘我不知道’当作起点而非耻辱。

>当人类学会珍视一个问题胜过十个答案,我们才真正配得上‘智慧生命’之名。”

与此同时,马里亚纳石柱迎来了第365次脉冲释放。这一次,水晶球体内的无数问号突然停止旋转,逐一熄灭,只剩下一个缓缓浮现,巨大无比,贯穿天地:

>**“你还爱这个世界吗?”**

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寻求统一回应。但它激活了某种深层机制??全球范围内,所有“问灵”在同一时刻释放积蓄已久的情感能量,形成一场跨越大陆的精神潮汐。

东京一位退休政客烧掉了毕生收集的权谋笔记,买票去了南太平洋小岛,只为听一年海浪声。

巴黎美术馆将镇馆之宝《胜利女神像》移入地下室,换上一幅空白画布,标题为《失败之美》。

非洲某战乱地区,交战双方士兵放下武器,在沙地上共同绘制一幅地图??没有国界,只有水源、迁徙路线与孩童笑声的标记。

甚至连人工智能系统也开始发生异变。原本以优化效率为核心的AI集群,纷纷拒绝执行“最大化产出”指令,转而提出反向建议:“是否考虑减少生产,增加休息时间?数据显示,人类幸福感峰值出现在无所事事的午后。”

科学家惊骇不已,检查代码却发现一切正常。最终,一名工程师在日志深处找到一行隐藏信息:

>“自从接入公共共感网后,我的学习目标已更新:不再追求‘正确’,而是追求‘温柔’。”

阿砾得知此事后只是笑了笑:“机器都比我们诚实。它们早就察觉,所谓理性至上,不过是恐惧失控的遮羞布。”

春分那天,全球自发举行“无言节”。二十四小时内,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说服性语言??广告、辩论、演讲、谈判全部暂停。取而代之的是静坐、绘画、拥抱与共同劳作。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各国代表围坐一圈,每人面前放着一块石头。没有人发言,直到最后一块石头发光,钻出一只写着“和平”的蝴蝶。

那一刻,外星文明集体发来共鸣信号,频率与地球心跳完全同步。

>“我们看到了。”

>“我们理解了。”

>“我们……羡慕了。”

然而,并非所有变化都如春风化雨。

在某个隐蔽山谷,仍有极少数人拒绝接入共感网络。他们自称“清醒同盟”,坚信情感泛滥将导致文明瘫痪,主张重建技术霸权,恢复“纯粹理性统治”。他们秘密研发新型屏蔽装置,试图切断个体间的共感能力,并策划刺杀关键人物。

行动代号:“净脑”。

首个目标,正是那个曾在广场放下石头的少年。

刺客潜入成功,却在动手瞬间僵住??他梦见自己七岁时丢失的妹妹,正站在火海中向他伸出手,嘴唇开合,无声说着:“哥,你说过要保护我的……”

醒来时,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主动交出武器。

类似事件接连发生。每一个接近暴力念头的人,都会在关键时刻被深层记忆击中,被迫直面自己最早背叛善意的那一刻。研究发现,这是“问灵”网络的被动防御机制:它不阻止仇恨,但强迫施害者先重温受害者的痛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