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另辟蹊径(第3页)
竟一语中的!
这眼力,若非常年浸淫此道,便是天赋异禀!
更让冷子兴心惊的是贾环对人心算计的领悟力。
当他讲述一些市井纠纷、商场倾轧的案例时,贾环总能迅速抓住关键,精准地剖析出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可能采取的手段。
其角度之刁钻,心思之缜密,全然不似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倒像个在名利场中打滚多年的老手!
这贾府三爷,哪里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分明是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只是以往被耽误了,路子走歪了!
以往的贾府……
冷子兴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自己昔日对贾府的评价——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外表看来还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但内里已经“萧疏了”。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
“一代不如一代”。
可如今看来,这贾府,自那位史老太君出手后,竟是风气大变!
宝玉显露律法天赋,探春、宝钗执掌园务,连这最不起眼的贾环,竟也藏着这等偏才!
更听闻府中还要开设什么“实用技能班”,聘请老吏、医官、农人授课!
这哪里还是那个只知安富尊荣的勋贵府邸?
这分明是在未雨绸缪,脚踏实地地培养能支撑门户的实干人才!
冷子兴心中对贾府的看法,在这一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收敛起最后一丝轻视,态度愈发恭敬起来。
贾环并不知道冷子兴心中这许多感慨,他只是觉得,看这些东西,比读那些“之乎者也”有趣多了,也……顺手多了。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似乎找到了一条不同于宝玉,也不同于以往憋屈日子的路。
几日后的一个下午,贾母再次召见了贾环。
这一次,贾环的心态已然不同,少了些惶恐,多了几分沉静与期待。
贾母看着他,直接问道:“冷子兴他们带你见识了几日,你觉得如何?”
贾环深吸一口气,跪了下来,声音坚定:
“回祖母,孙儿觉得……那些数字、物件、人心算计,比圣贤书有意思,孙儿……似乎能懂,也愿意学!”
“很好。”贾母目光锐利地看着他,“环哥儿,你既读不进圣贤书,走不了科举正途,府里也不会白养着你。如今,我便给你指一条路。”
贾屏住呼吸,凝神静听。
“你既有这份对数字的敏感,对人心物件的洞察,便去为家族做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