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另辟蹊径(第2页)
他定然是要让祖母失望了。
进了荣禧堂,只见贾母独自坐在暖榻上,手里捻着一串佛珠,神色平静,看不出悲喜。
贾环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孙儿给祖母请安。”
贾母打量着他。
比起从前那个缩头缩脑、眼神闪烁的庶孙,如今的贾环身形挺拔了些,眼神也沉稳了许多,虽仍带着一丝阴郁,却少了那份令人不喜的猥琐之气。
贾环资质平庸,心术也曾不正,但经历这番隔离与变故,似乎并非全无挽救之余地。
逼他走科举之路确是徒劳,但这世间之路,并非只有科举一途。
“起来吧,坐。”贾母指了指下首的凳子。
贾环依言坐下,垂着头,不敢多言。
“环哥儿,”贾母缓缓开口,“近日府中之事,你也知晓了。你琏二哥……唉。”
她适当地流露出一丝哀伤,随即话锋一转,“如今府里正是用人之际。我听闻,你于圣贤书上进益不大?”
贾环脸一红,头垂得更低,讷讷道:“孙儿愚钝,有负祖母期望。”
“人各有志,亦各有其才,不必强求。”
贾母的语气出乎意料的平和,“你既读不进那八股文章,未必就是无用之人。我且问你,你可愿为家族出一份力,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贾环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敢置信的光彩:
“祖母……孙儿、孙儿自然是愿意的!”他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好。”贾母点了点头,“既如此,从明日起,你不必再去家学死磕那些经书了。我会安排几个人带你,学些别的。”
贾母的安排很快便落实下来。
带头的是一个名叫冷子兴的中年人,他是周瑞的女婿,常年在外面行走,是个古董商人,三教九流皆有涉猎。
此外还有一位退了役的老账房,和一位在市面上消息极为灵通的“包打听”。
冷子兴初接这差事时,心里还有些嘀咕。
他虽靠着贾府这棵大树做些生意,但对府中这位“形容猥琐,举止荒疏”的三爷,也是早有耳闻,只当是个不堪造就的纨绔庶子。
可今日一见,虽仍显得有些拘谨阴郁,但眼神清明了许多,举止也沉稳了些,与传言大相径庭。
他心中不由诧异,看来府中近来整顿,连这位小爷也受了影响。
贾母让他带着接触算账、古玩鉴定和市井消息,他表面应承,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只打算敷衍了事。
然而,几次接触下来,冷子兴的看法却大为改观。
他先是拿了些复杂的陈年旧账给贾环看,本想看他出丑,不料贾环对着那些纠缠不清的数字,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专注与敏锐。
他仿佛天生对数字敏感,心算极快,往往能一眼看出账目中不合常理、刻意隐藏的勾当,那份洞察力,连老账房都暗自吃惊。
冷子兴又带他去逛琉璃厂,有意考较他眼力,拿了几件高仿的瓷器混在真品中。
贾环起初还有些生涩,但很快,他仿佛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能感受到物件上沉淀的“气”。
他指着那件仿得最像的宣德炉,犹豫道:“这个……看着都对,但总觉得‘火气’未退,不如旁边那个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