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和时间赛跑(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哼!啰嗦老爸肯定又遇到难题了吧。”小丫头撇撇嘴,一语将肖南的尴尬境地道出,“还口口声声说考我,我看你在那算了半天没算出来,想找我帮忙是吧?”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呢……”肖南忽然觉得异常窘迫,似乎顾晓帆揭他的短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令他防不胜防,但嘴里却还要乐呵呵地说道,“我这不是想让你算算,看你到底掌握了没有嘛……”

“不干。”小丫头甩起性子来了,将稿纸一推,罢工了。

“呃,那怎么办?”肖南下意识地说道,心说完蛋了,一下子就被晓帆识破了,这道谜题该如何是好,总不能说是一个叫十殿阎罗的叔叔出给自己的吧?

“我要礼物啦!”晓帆忽然一笑,让肖南有些措手不及,“我要礼物啦!”

“呃,礼物?你想要什么礼物?”肖南实在是窘的不行。

“新书包!新衣服!”晓帆小嘴一咧,“行不行嘛?”这会又开始磨蹭肖南的肩膀了,像极了一只撒娇的小猫,但肖南知道,这只小猫野性十足,但却异常聪慧。

“好。”肖南一闭眼,答应了,心说好吧,下月又要多写一篇稿子了。

临时父女俩达成协议后,顾晓帆一把拖过草稿纸,也没问肖南到底有什么要求,便拿着铅笔刷刷地演算起来。肖南看到眼前这一幕,忽然觉得眼底一湿——多年前的某个夜晚,似乎那个人也曾这样在灯下奋笔疾书,但两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令人感叹不已。

肖南揪起一支香烟,打开了窗户,点燃后深吸了一口,凝视着已经沉睡的城市。

十殿阎罗,你会不会也和我一样,有自己的家庭,现在是不是也正在看着眼下的夜色,你心里到底想着什么?你到底想要什么?

他暗自思量着。轻巧的烟雾随着寒风被抽离出室外,一会就没影了。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漆黑的夜色中蠢蠢欲动,肖南摆摆头,似乎想从思绪中走出来。那场同样发生在黑夜中的连环谋杀似乎还历历在目,那些活生生的人,似乎还在眼前蠢动着,那些血淋淋的证据,一个个回放。

晓帆的铅笔在稿纸上不断飞舞着,看来十殿阎罗给出的这组谜样的数列已经激起了她浓厚的兴趣。

但在肖南看来,她在书桌上奋笔疾书的样子,反而将记忆的轻纱缓缓揭开——

“死老爸!你又出什么难题了?”顾晓帆站在大门外,用学生手机给他打电话,语气里充满了气急败坏的意味。

“晓帆,我在外面采访,晚上回不来。你得自己找钥匙。”肖南心里一软,但嘴里还是这样说道。接手顾晓帆以来,肖南一直都是一个人独立抚养她,极少让人知道小女孩的存在,可是现在自己远在外地,只能用这样的方法保证她的安全了。

对于一个孤身在家的七岁半的小女孩,只能让她找到自己隐藏在某个地方的家门钥匙,他没有人可以委托,一切只能靠她自己的智慧,和二人平素积累的默契。

“你看到门前画的九宫格了么?”肖南长吸了一口气,轻声问道。

“看到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平淡而没有感情色彩。

“九宫格有几个数字?”肖南继续轻声说道。寓所的大门前已经被他事先用粉笔画上了一个工整的九宫格,每个格子里都写有一个数字,但唯独缺了一个。

“只有八个。”晓帆回答道。

“找到那个少了的数字,再打给我。”他一狠心,将电话挂掉了。

好姑娘,你想想平时我教你的,如何去计算一个空缺的数字,如何去在几组看似毫无规律的数字当中寻找规律,你能做到的。

他在门前用九宫格给小女孩出了一个简单的谜题,他将九宫格原有的九个数字当中去掉了一个,唯独留下一个空缺,而这个空缺的数字,恰好对应了谜题当中的答案——那把家门的钥匙,就放在和这个数字相对应的某个信报箱下面,这或许是最简单并且安全的方式,肖南一直想通过这样的训练,让顾晓帆能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找到那把钥匙。

果然,几分钟后,小丫头找到了答案。

后来肖南逐渐加深了谜题的难度,从简单的九宫格开始,后来开始在门前悬挂魔方,魔方里填满错综复杂的数字,让顾晓帆自己找出其中的规律,一直到最后,甚至涉及到了简单的密码和母本。但这些似乎都难不倒她,好像小丫头天生就是一个解密的高手,比之她的父亲要高过许多倍。就连肖南采取了二级加密模式的密码组合,小丫头也能轻而易举地破解。

“哼哼,又被我算出来了吧?”她每次都特别得意地指着肖南的鼻子这样说道,活像一个得道的小女巫。

老顾啊老顾,你家姑娘是个天才呢。

肖南将烟蒂扔到夜色中,惬意地伸了个懒腰,感到十分安定,身旁的顾晓帆依旧在灯下勤奋地计算着数列的结果,似乎这个谜题引起了她足够的兴趣,从肖南点燃香烟到现在,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也没动。

良久,在纸上沙沙作响的铅笔停下了,肖南侧着头,认真看着眼前小脸涨得通红的晓帆。

“0、2、4、8、12、18、24、32、40……”她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水,抹着小嘴儿说道,“但是再往后我算不出来了,啰嗦老爸,你给我的这道题有问题!”

“不可能……”肖南随即下意识地否定了顾晓帆的结论,虽然她算出了数字32之后的一位数字,但却没能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式,肖南无法验证40这个数字到底是不是真正属于这个数列。

一定还有别的办法,肖南紧盯着草稿纸,忽然问道:“晓帆,你怎么算出来的?”

“项数乘以项数减一,再除以2。”顾晓帆以极快地速度说道,作为一名小学生,她的推导过程其实和成年人颇为不同,在课程中没有涉及到未知数计算方程式的情况下,小学生往往通过答案来逆推某个未知数。这种方法直到初中阶段学会用代数方程式才能解决。

简言之,XY之类的代数符号晓帆是不知道的,所以只是简单地告诉肖南数字“40”是项数(9)乘以项数的结果81减去1,再除以2的结果,这其实就是一个通项式的表达形式——若以N作项数,则通项式为(n*n-1)2。

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油然而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