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玄武门 唐太宗的阴影(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连欧阳修、司马光这种看过《唐实录》原本的文史大牛,都没发现李世民改过史,你们这些看了个二手资料的人居然就发现李世民改史了,敢问,您姓甚名谁?

其实,《资治通鉴》原文早就讲过,李世民看的是“六月四日事”,也就是说,什么李渊、李建成的建唐贡献,还有他密谋杀死李建成、李元吉这档子事,李世民根本就不在意,完全不怕让后人知道。

他真正想隐瞒的事情,其实是玄武门之变当天发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看到的玄武门之变,其实不是完整的真相,而是在李世民的主导下,史官进行了一些温和的润笔,把一些关键的点给抹去了。

李世民究竟抹去了什么?

其实,我们可以复盘一下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就能发现当天的一些反常地方。

首先,既然当天李渊要仲裁李建成与李世民之争,为何要把地点放在海舟之上?

——大胆想一下,是不是这个时候,李渊就已经被李世民软禁起来了?船上四面环海,正是囚禁他人的风水宝地。

其次,当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尉迟恭身披甲胄去见李渊,李渊的表现是“大惊”,问尉迟恭:“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从李渊的反应,可以看出外面的乱象李渊是知道的。可在玄武门,秦王和太子的人马打了半天,李渊的亲军始终没有动,在当天就跟掉线了一样,可见这个时候,禁军大概率已经被李世民策反,或者至少与李渊失联,保持了中立。

最末,在尉迟恭回答李渊,告诉秦王已经赢了的时候,李渊问群臣“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俩人精,赶紧站队,告诉李渊现在把国务交给秦王,就可以“无复事矣”。

——那么请问,为何要把权力交给秦王,才可以“无复事矣”,如果不交,会发生什么事?

现在,把以上疑点串起来,我们可以复盘一下真实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不可能只是杀了哥哥、弟弟,做成既成事实,再给父亲报备,静静等待李渊对自己的处置。这个且不提变数太大,也根本不符合李世民一贯的行事作风。

历史的真相是,李世民当天带了一堆人埋伏兄弟的同时,已经派人把李渊赶到了海舟上,因为船上四面环水,李渊没办法联络禁军,而这时候禁军没有李渊手敕,在秦王的威压下,只能选择两不相帮,为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掉兄弟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在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就可以向李渊摊牌了。他先让尉迟恭见李渊,名义上是“宿卫”,实际上就是逼迫李渊交出政权。

李渊这时候眼见尉迟恭进来,知道太子、齐王已死,可他还不知道李世民的目的是什么,是杀掉兄弟就收手,还是顺道连他一起干掉?所以,他才会问尉迟恭:“卿来此何为?”潜台词就是,你是不是来杀我的?

这时候尉迟恭的原话是:“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这个话相当于是给这场事变定了性,如果定义是秦王造反,那么李渊也要杀,可如果是太子、齐王作乱,秦王是来平乱的,那么这个事情到太子死掉就算结束了,不会进一步纠扯到皇帝的头上,而他现在也只是来“宿卫”的,不是来弑君的。

现在,尉迟恭需要的就是李渊承认这个定性,那么他们这一船上的人就可以无性命之忧,故而《旧唐书》记载李渊这个时候的表情是“高祖意乃安”,还好还好,不是来杀我的。

可到了这个地步,总要有个说法吧?

李渊就问群臣,现在该怎么办?群臣也知道李渊大势已去,现在他们一船人的生死握在秦王手上,既然秦王派尉迟恭来给我们一个台阶,咱们不如就借坡下驴吧。

萧瑀、陈叔达就告诉李渊,事情都这样了,还能咋办,把国务委托给李世民,咱们就能安全了。所以,李世民真正改了史书的地方,实际上就是这一段而已。

他是三大战役威震四海八荒的天策上将,是缔造贞观之治八方拜倒四海称臣的天可汗,是历代明君都欲效法的千古文皇唐太宗,这样的李世民根本没必要去篡改李渊、李建成所谓的那些个功绩,因为他们的那点功绩在其他人面前还能炫耀一下,可在李世民的眼中……压根就算不上什么功绩。

其实,李世民敢告诉大家“我大哥是我亲手射死的”,是因为在南北朝时代诸子争位屡见不鲜,甚至在前隋的时候,杨广还公然赐死了大哥杨勇,可见这件事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黑点”,但在李世民生活的年代,杀兄夺位算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当时的社会氛围虽然不把杀兄夺嫡当一回事,可弑父弑君就不一样了,这个就属于另一个层面上的事情了。

首先,弑父不可能。中国以孝道治天下,李世民不可能把自己塑造成“逼迫父亲”让位,而是应该塑造成“父亲主动选择传给我”才对,再加上幸好李渊及时交权,李世民没有走到弑父那一步,故而他当然会在史书中给自己转圜。——“这个皇位不是我逼我爹给我的,是我爹主动传给我的。”

其次,弑君不可能。封建王朝标榜君权神授,作为秦王的李世民可以夺嫡,但不能夺位,如果他写是自己把皇位抢过来的,那么不但会损伤自己的政治合法性,还会降低百姓对君权神圣性的敬畏之心,所以李世民必须告诉大家。——“是太子齐王造反,我平了乱,我爹才把位子奖励给我的。”

所以说李世民修改史书,真正目的是想要维护“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两大封建伦理的传统基石,结果给一群人理解成李世民修改史书是黑了隋炀帝、黑了李渊、黑了李建成,把功劳全给自己划拉走了……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称帝,改元“贞观”,是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

在李世民坐上龙椅的那一瞬,他眼光微眯,想起当年他一战擒二王,缚着王世充与窦建德凯旋长安。那天他身穿明光铠甲,在众所瞩目的欢呼声中,走向了父亲、大哥、三弟,他们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只是谁都没想到,那是他们最后一次满怀真挚的拥抱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