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香品四(第1页)
卷四香品(四)
降真香【降真香:降真香,又名降真、降香、鸡骨香、紫藤香(非植物紫藤)。为豆科植物降香属含有树脂的木材。进口降香多指豆科植物印度黄檀(DalbergiasissooRoxb)。的心材,海南所产降香多指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T。)的心材。也可以指藤本植物豆科黄檀属植物斜叶黄檀[Dalbergiapinnata(Lour。)Prain,现在俗称小叶降真],或同属植物两粤黄檀(DalbergiabenthamiPrain,现在俗称大叶降真)。后两种藤本植物是现在香材市场上降真的主流,在古代可能对应古籍中所载的“紫藤香”。】考证八则
降真香,一名紫藤香,一名鸡骨,与沉香同,亦因其形有如鸡骨者为香名耳。俗传舶上来者为番降,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其香似苏方木【苏方木:为豆科苏木属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广东【广东:宋时指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罗定江、漠阳江以东地区。明代称广东布政司,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钦州、北海等市及其辖地。】、广西【广西:宋时指广南西路,北宋至道三年(997)置,治所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明代广西布政司,治所在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除钦州、灵山、防城港、合浦以外地),贵州罗甸县、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亨布依族自治县及广东怀集县地。】、云南【云南:唐代以来对云南的地区总称。泛指唐代的南诏、宋代的大理及元代的云南行省、明代的云南布政司等。】、安南【安南: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在今越南北部和广西、云南靠边境地方置安南都护府,省称安南府,安南一名由此而来。入五代后大致仅指越南部分。五代晋时(936—946)开始独立,虽时有不同自称,中国习惯上称呼其为安南。】、汉中【汉中:战国秦置汉中郡,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及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米仓山、大巴山以北地。汉以后辖境缩小。北周时仅辖今陕西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初又改梁州为汉中郡。】、施州【施州: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治所在沙渠县(今湖北恩施市)。唐天宝元年(742)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施州。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南部五峰、建始等县以西地。】、永顺【永顺:永顺州,五代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元至元中改为永顺路。明为永顺等处宣慰司。】、保靖【保靖:原称保静州,五代末蛮置,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宋为羁縻州。元改为保靖州。明初改保靖州安抚司。】及占城、暹罗、渤泥、琉球【琉球:琉球在古籍中可指琉球群岛,也可指台湾岛(如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明代称今台湾为小琉球,称今琉球群岛为大琉球。】诸番皆有之。(集《本草》)
降真生丛林中,番人颇费坎【坎:砍。】斫【斫:用刀、斧等砍。】之功,乃树心也。其外白,皮厚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气劲而远。(《真腊记》【《真腊记》:即《真腊风土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逗留一年,回国后写成此书,内容翔实可靠。达观,号草庭逸民,浙江永嘉人。此处引文和原文大体一致,略有出入。】)
鸡骨香即降真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处所出者似是而非,劲瘦,不甚香。(《溪蛮丛话》【《溪蛮丛话》:南宋·朱辅所著,记载12世纪沅江流域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土产方物、文物古迹。朱辅,南宋安庆怀宁(今安徽潜山)人,字季公。】)
主天行时气【天行时气: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宅舍怪异。并烧之,有验。(《海药本草》【《海药本草》:有关海药(海外及南方药)药品产地、主治功能介绍的书籍,唐末五代间医家李珣著。原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其他本草书籍中。参见第二卷“李珣”条。】)
伴和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醮:道教设坛祈神求福的过程。】星辰烧此香妙为第一,小儿佩之能辟邪气,度录【度录:应作“度箓”,道教语。接受秘箓,接受天神的符咒,以祈福、消灾。】功德极验,降真之名以此。(《列仙传》【《列仙传》:神仙故事集。旧题刘向撰,上古至西汉七十一位仙家传记。今存《列仙传》中未见此文字。另有南朝梁·江禄撰《列仙传》,已佚。】)
出三佛齐国者佳,其气劲而远,辟邪气。泉人每岁除【岁除:年终的一天;除夕。】,家无贫富皆爇之,如燔柴,维在处【在处:到处。】有之皆不及三佛齐国者。今有番降、广降、土降之别。(《虞衡志》【《虞衡志》:即《桂海虞衡志》,见前文注释。】)
[1]降真香:降真香,又名降真、降香、鸡骨香、紫藤香(非植物紫藤)。为豆科植物降香属含有树脂的木材。进口降香多指豆科植物印度黄檀(DalbergiasissooRoxb)。的心材,海南所产降香多指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T。)的心材。也可以指藤本植物豆科黄檀属植物斜叶黄檀[Dalbergiapinnata(Lour。)Prain,现在俗称小叶降真],或同属植物两粤黄檀(DalbergiabenthamiPrain,现在俗称大叶降真)。后两种藤本植物是现在香材市场上降真的主流,在古代可能对应古籍中所载的“紫藤香”。
[2]苏方木:为豆科苏木属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3]广东:宋时指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罗定江、漠阳江以东地区。明代称广东布政司,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钦州、北海等市及其辖地。
[4]广西:宋时指广南西路,北宋至道三年(997)置,治所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明代广西布政司,治所在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除钦州、灵山、防城港、合浦以外地),贵州罗甸县、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亨布依族自治县及广东怀集县地。
[5]云南:唐代以来对云南的地区总称。泛指唐代的南诏、宋代的大理及元代的云南行省、明代的云南布政司等。
[6]安南: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在今越南北部和广西、云南靠边境地方置安南都护府,省称安南府,安南一名由此而来。入五代后大致仅指越南部分。五代晋时(936—946)开始独立,虽时有不同自称,中国习惯上称呼其为安南。
[7]汉中:战国秦置汉中郡,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及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米仓山、大巴山以北地。汉以后辖境缩小。北周时仅辖今陕西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初又改梁州为汉中郡。
[8]施州: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治所在沙渠县(今湖北恩施市)。唐天宝元年(742)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施州。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南部五峰、建始等县以西地。
[9]永顺:永顺州,五代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元至元中改为永顺路。明为永顺等处宣慰司。
[10]保靖:原称保静州,五代末蛮置,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宋为羁縻州。元改为保靖州。明初改保靖州安抚司。
[11]琉球:琉球在古籍中可指琉球群岛,也可指台湾岛(如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明代称今台湾为小琉球,称今琉球群岛为大琉球。
[12]坎:砍。
[13]斫:用刀、斧等砍。
[14]《真腊记》:即《真腊风土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逗留一年,回国后写成此书,内容翔实可靠。达观,号草庭逸民,浙江永嘉人。此处引文和原文大体一致,略有出入。
[15]《溪蛮丛话》:南宋·朱辅所著,记载12世纪沅江流域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土产方物、文物古迹。朱辅,南宋安庆怀宁(今安徽潜山)人,字季公。
[16]天行时气: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17]《海药本草》:有关海药(海外及南方药)药品产地、主治功能介绍的书籍,唐末五代间医家李珣著。原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其他本草书籍中。参见第二卷“李珣”条。
[18]醮:道教设坛祈神求福的过程。
[19]度录:应作“度箓”,道教语。接受秘箓,接受天神的符咒,以祈福、消灾。
[20]《列仙传》:神仙故事集。旧题刘向撰,上古至西汉七十一位仙家传记。今存《列仙传》中未见此文字。另有南朝梁·江禄撰《列仙传》,已佚。
[21]岁除:年终的一天;除夕。
[22]在处:到处。
[23]《虞衡志》:即《桂海虞衡志》,见前文注释。
贡降真香
南巫里【南巫里:又作蓝里、蓝无里、南无里、喃巫哩、兰无里等。故地一般认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一带。】其地自苏门答剌【苏门答剌:答又作荅。又有金洲、深没陀罗、须门答剌、须文答剌、速木都剌、速木答剌、苏木都剌等称呼。该名最初仅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Sumatra)岛北部一带,约15世纪中期后或16世纪初方成为全岛之名。我国明代载籍所记的苏门答剌港应在急水湾(即今Jambuair角,又译金刚石岬)之西,位洛克肖马韦(Lhokseumawe)或其附近。】西风一日夜可至,洪武【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1368—1398)。】初贡降真香。【此段记载见于《咸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