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香品二(第1页)
卷二香品(二)
檀香【檀香:一般指檀香科檀香属植物檀香(SantalumalbumL。),以其心材部分入香。有时也可能指同属其他植物。】考证十四则
陈藏器【陈藏器:唐代药学家,《本草拾遗》作者,见第一卷“《本草拾遗》”条。此句出《本草拾遗》。】曰:白檀【白檀:檀香(SantalumalbumL。)的心材颜色较浅,可称白檀香。】出海南,树如檀【檀:我国古代的“檀”或“檀木”可能指榆科青檀属植物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或豆科黄檀属植物黄檀(DalbergiahupeanaHance)。】。
苏颂【苏颂:1020—1101,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厦门市同安区)人,后徙居润州丹阳,宋代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官至宰相。曾组织增补《开宝本草》(1057),著有《本草图经》(1062),此外还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作品传世。此处这句话最早是编撰《唐本草》的苏敬说的,苏颂在《本草图经》中引用过。】曰:檀香有数种,黄白紫之异,今人盛用之,江淮【江淮:泛指今安徽、江苏、河南以及湖北东北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河朔【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所生檀木即其类,但不香耳。
李时珍【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此句出《本草纲目·木部·檀香》中李时珍的按语。】曰:檀香木也。故字从亶;亶,善也。释氏【释氏:佛家、佛教。】呼为旃檀【旃檀为梵语a音译,是“与乐”的意思。】,以为汤沐,犹言离垢也,番人讹为真檀。
李杲【李杲:1180—1251,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元医学家。金元四家之一。撰《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等。此句出《用药法象》。】曰:白檀调气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檀香出昆仑【昆仑:这里的“昆仑”泛指中南半岛南部及南洋群岛一带的国家及居民。】盘盘【盘盘:古国名。一译槃槃。故地一般以为在今泰国南万伦湾沿岸一带。】之国,又有紫真檀,磨之以涂风肿【风肿:病症名,出《灵枢·五变》,痛风身肿。】。(以上集《本草》)
叶廷珪曰:出三佛齐国,气清劲而易泄,爇之能夺众香。皮在而色黄者谓之黄檀,皮腐而色紫者谓之紫檀,气味大率相类,而紫者差胜【差胜:略微胜过,略好一点。】。其轻而脆者谓之沙檀,药中多用之。然香材头长,商人截而短之,以便负贩;恐其气泄【恐其气泄:这里是为了防止挥发性内含物质流失。】,以纸封之,欲其湿润也。(《香录》)
秣罗矩咤国【秣罗矩咤国:《大唐西域记》原作“秣罗矩吒国”,印度古国,梵名Malakūta,在今印度半岛南端,泰米尔纳德邦科弗里(Kāveri)河及韦盖(Vaigai)河一带。】南滨海有秣剌耶山【秣剌耶山:梵名Malayagiri,指今印度西南部伸向半岛南端的山脉。即西高止山脉尼尔山(Nilgiris)到科摩林角(orin)一段,名卡尔达蒙()山脉。】,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香树。旃檀你婆树,树类白檀,不可以别,惟于盛夏登高远瞩,其有大蛇萦者,于是知之,由其木性凉冷,故蛇盘踞。既望见,以射箭为记,冬蛰【冬蛰:(指上文大蛇)冬眠。】之后方能采伐。(《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
印度之人身涂诸香,所谓旃檀、郁金【郁金:郁金在汉文古籍中所指有多种,一般用于涂身的郁金,应该是指姜科植物块根制作的香料,在印度一般用的是姜黄。】也。(同上)
剑门【剑门:中国历史上之剑门有多处,此处指今四川剑阁县北。】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z皆传为白檀香树,其下常有巨虺【虺:huǐ,此处指蛇之类,原意为蜥蜴。】,蟠而护之,人不敢采伐。(《玉堂闲话》【《玉堂闲话》:唐笔记小说,记录唐末五代时期的史事和社会传说。作者王仁裕(880—956),字德辇,唐秦州长道县汉阳川(今甘肃礼县石桥镇)人。】)
印度迈索尔老山檀张朋收藏
老山檀张朋收藏
茶水浸泡檀香去燥见闻香堂供图
吉里地闷【吉里地闷:古地名。故址在今努沙登加拉群岛中的帝汶岛。为南海最重要的产檀香地区。】其国居重迦罗【重迦罗: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的泗水(Surabaya)地区,为12至15世纪爪哇岛上Janggala王国的译音。一说在马都拉(Madura)岛。】之东,连山茂林,皆檀香树,无别产焉。(《星槎胜览》【《星槎胜览》:明代费信著,记述作者跟随郑和四次下西洋二十余年历览之风土人物。费信(1388—?),字公晓,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
檀香出广东、云南及占城、真蜡、爪哇【爪哇:古国名。即今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爪哇(Java)岛,元时始称爪哇。】、渤泥、暹罗【暹罗:泰国旧称。1350年,暹国被南方的罗斛国征服,建立阿瑜陀耶王朝。中国史籍称之为暹罗。】、三佛齐、回回【回回:古籍中有三种用法,一是民族名,二是古国名,三泛指信仰伊斯兰教之人。《大明一统志》的时代多是泛指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似无确指。】等国。(《大明一统志》)
云南临安【临安:历史上云南临安在今云南建水。】河西县【河西县:这里指临安的河西县,治所在今云南通海县西十二公里河西镇。】产胜沉香【胜沉香:这里是云南人对紫檀的称呼。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卷十九:“云南人呼紫檀为胜沉香。”】,即紫檀香【紫檀香:关于古代中药和香学里面的紫檀,多数指豆科紫檀属植物檀香紫檀(PterotalinusL。f。),又称小叶紫檀。不过小叶紫檀我国不产。也有可能指豆科紫檀属植物青龙木(PterodicusWilld。),也称紫檀,青龙木在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产。这里可能指的是后者。】。
檀香,岭南诸地亦皆有之,树叶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泽。紫檀,诸溪峒【溪峒:亦作“溪洞”,“峒”本来是唐宋以来壮、侗、苗、瑶、黎等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后用来指古代南方和西南民族群体,也可作为广西、贵州、福建、湘西等地部分山区民族的泛称。】出之,性坚,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文【蟹爪文:指蟹爪纹,多用于形容瓷器开片。明·曹昭《格古要论》:“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这里是形容木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旧者揩【揩:擦,抹。】粉壁【粉壁:这里指白色墙壁。】上,色紫,故有紫檀色。黄檀最香,俱可作带胯【带胯:亦作“带銙”。佩带上衔蹀躞之环,用以挂弓矢刀剑。】扇骨等物。(王佐《格古论》【王佐《格古论》:明·曹昭撰《格古要论》是一本文物鉴定的著作,共三卷。后来王佐增补为十三卷,题为《新增格古要论》。书成于天顺三年(1459)。王佐字功载,号竹斋,江西吉水人。】)
[1]檀香:一般指檀香科檀香属植物檀香(SantalumalbumL。),以其心材部分入香。有时也可能指同属其他植物。
[2]陈藏器:唐代药学家,《本草拾遗》作者,见第一卷“《本草拾遗》”条。此句出《本草拾遗》。
[3]白檀:檀香(SantalumalbumL。)的心材颜色较浅,可称白檀香。
[4]檀:我国古代的“檀”或“檀木”可能指榆科青檀属植物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或豆科黄檀属植物黄檀(DalbergiahupeanaHance)。
[5]苏颂:1020—1101,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厦门市同安区)人,后徙居润州丹阳,宋代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官至宰相。曾组织增补《开宝本草》(1057),著有《本草图经》(1062),此外还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作品传世。此处这句话最早是编撰《唐本草》的苏敬说的,苏颂在《本草图经》中引用过。
[6]江淮:泛指今安徽、江苏、河南以及湖北东北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
[7]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8]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此句出《本草纲目·木部·檀香》中李时珍的按语。
[9]释氏:佛家、佛教。
[10]旃檀为梵语a音译,是“与乐”的意思。
[11]李杲:1180—1251,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元医学家。金元四家之一。撰《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等。此句出《用药法象》。
[12]昆仑:这里的“昆仑”泛指中南半岛南部及南洋群岛一带的国家及居民。
[13]盘盘:古国名。一译槃槃。故地一般以为在今泰国南万伦湾沿岸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