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法和众妙香(第8页)
[144]湿香:合香的一种,一般用炼蜜调和,保证一定的湿度,用来焚爇。
[145]地榆:指蔷薇科地榆属植物地榆(Sanguisorbaoffialis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offialisvar。longifolia)。以干燥根入药(入香)。也可能为同属其他植物,比如腺地榆、粉花地榆、长蕊地榆。
[147]白茅:关于“白茅”、“白茅香”、“茅香”、“茅根”、“茅香花”所指的辨析,请参考前面注释,此章不再一一辨析。
[148]一分:古代一分所指有两种,早期是一两的四分之一,后来是一钱的十分之一。宋代正处于两种衡制交替之时,古制仍然在使用,文献中两种情况皆可见到。在后面的香方之中,也是两种情况皆有,大体以前者为多,需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此处应该是指一两的四分之一,后面的香方不再一一分析。
供佛湿香【《陈氏香谱》作“温香”,恐误。】
檀香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栈香一两藿香一两白芷一两丁香皮一两甜参【甜参:概为玄参。甜参在本草文献中出现很少,说明很可能另有常用名。称参而有甜味者,西洋参传入太晚,桔梗科沙参、荠苨之类与上下文似不符。可能最大的还是玄参。玄参苦甜皆有,和其他参类相比,称甜参似无不可。】一两零陵香一两甘松半两乳香半两硝石一分
右件依常法治,碎剉焙干,捣为细末。别用白茅香八两碎劈,去泥焙干,火烧之,焰将绝,急以盆盖手巾围盆口,勿令泄气,放冷。取茅香灰捣末,与前香一处,逐旋入,经炼好蜜相和,重入臼,捣软硬得所,贮不津器中,旋取烧之。
[149]《陈氏香谱》作“温香”,恐误。
[150]《陈氏香谱》作“一两”。
[151]甜参:概为玄参。甜参在本草文献中出现很少,说明很可能另有常用名。称参而有甜味者,西洋参传入太晚,桔梗科沙参、荠苨之类与上下文似不符。可能最大的还是玄参。玄参苦甜皆有,和其他参类相比,称甜参似无不可。
久窨湿香【《陈氏香谱》此香方与此不同,无有藿香、零陵香、玄参三种,且每种用量皆为此方十倍。】(武)
栈香四两(生)乳香七两(拣净)甘松二两半茅香六两(剉)香附一两(拣净)檀香一两丁香皮一两黄熟香一两(剉)藿香二两零陵香二两玄参二两(拣净)
右为粗末,炼蜜和匀,焚如常法。【《陈氏香谱》此部分作:“右细末,用大丁香二个槌碎,水一盏煎汁,浮萍草一掬拣洗净,去须,研细滤汁,同丁香汁和匀,捜拌诸香,候匀,入臼杵数百下为度,捻作小饼子阴干如常法烧之。”】
[152]《陈氏香谱》此香方与此不同,无有藿香、零陵香、玄参三种,且每种用量皆为此方十倍。
[153]《陈氏香谱》此部分作:“右细末,用大丁香二个槌碎,水一盏煎汁,浮萍草一掬拣洗净,去须,研细滤汁,同丁香汁和匀,捜拌诸香,候匀,入臼杵数百下为度,捻作小饼子阴干如常法烧之。”
湿香(沈)
右为末,铜筒【《陈氏香谱》作“竹筒”,似更合理。】盛蜜,于水锅内煮至赤色,与香末和匀,石板上槌三五十下,以熟麻油【熟麻油:熟芝麻油。关于生熟,《本草纲目》引寇宗奭:“炒熟乘热压出油,谓之生油,但可点照;须再煎炼,乃为熟油,始可食,不中点照,亦一异也。”按,似与今日不同。今日一般食用的都是炒熟后榨油,都称为熟麻油,只有生榨才称生麻油。加入熟麻油可以防止黏连。】少许作丸或饼爇之。
[154]桑柴灰:为桑科桑属植物桑树(MorusalbaL。)的木材所烧成的灰。細粉末狀,灰白色,入中药。参见《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陈氏香谱》作“桑炭灰”。
[155]《陈氏香谱》作“竹筒”,似更合理。
[156]熟麻油:熟芝麻油。关于生熟,《本草纲目》引寇宗奭:“炒熟乘热压出油,谓之生油,但可点照;须再煎炼,乃为熟油,始可食,不中点照,亦一异也。”按,似与今日不同。今日一般食用的都是炒熟后榨油,都称为熟麻油,只有生榨才称生麻油。加入熟麻油可以防止黏连。
清神湿香(补)
芎须【芎须:指川芎(LigustixiongHort。)的根须。参见前“芎藭”条。《陈氏香谱》作“苔芎须”,苔芎是川芎的别称,多写作“台芎”。】半两藁本半两羌活【羌活:一般指伞形科羌活属植物羌活(NiumingexH。T。g),或宽叶羌活(NiumfraiiH。Boissieu),以干燥根茎入药。古代本草中,指后者的情况更多。另外有些地方也有用其他植物代替。】半两独活【独活:今日独活指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sMaxim。f。biserrataShaYuan)的干燥根。但历史上的独活的所指较为复杂,很多时候指的是羌活,即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宽叶羌活(NiumfraiiH。Boissieu)或羌活(NiumingexH。T。g),尤其是早期本草文献,独活和羌活所指是重叠的。除了羌活和现代独活,独活的所指还可能包括独活属其他近缘植物如牛尾独活、九眼独活等,甚至他属植物。后来,相对而言形细而多节,气息猛烈者多称羌活;而形虚大,色微白等品种多称独活。】半两甘菊【甘菊:今日甘菊指菊科菊属植物甘菊[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um(Fisch。exTrautv。)Lin]。但古代本草所称甘菊,多指菊科菊属植物**(themummorifolium)中的一些品种,可入药者有杭菊、滁菊等。今日甘菊古代多视为野菊,不作为甘菊的正品。欧阳修《辨甘菊说》:“《本草》所载**者,世所谓甘菊,俗又谓之家菊,其苗泽美,味甘香可食。今市人所卖菊苗,其味苦烈,乃是野菊,其实蒿艾之类,强名为菊尔。”】半两麝香少许
[157]芎须:指川芎(LigustixiongHort。)的根须。参见前“芎藭”条。《陈氏香谱》作“苔芎须”,苔芎是川芎的别称,多写作“台芎”。
[158]羌活:一般指伞形科羌活属植物羌活(NiumingexH。T。g),或宽叶羌活(NiumfraiiH。Boissieu),以干燥根茎入药。古代本草中,指后者的情况更多。另外有些地方也有用其他植物代替。
[159]独活:今日独活指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sMaxim。f。biserrataShaYuan)的干燥根。但历史上的独活的所指较为复杂,很多时候指的是羌活,即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宽叶羌活(NiumfraiiH。Boissieu)或羌活(NiumingexH。T。g),尤其是早期本草文献,独活和羌活所指是重叠的。除了羌活和现代独活,独活的所指还可能包括独活属其他近缘植物如牛尾独活、九眼独活等,甚至他属植物。后来,相对而言形细而多节,气息猛烈者多称羌活;而形虚大,色微白等品种多称独活。
[160]甘菊:今日甘菊指菊科菊属植物甘菊[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um(Fisch。exTrautv。)Lin]。但古代本草所称甘菊,多指菊科菊属植物**(themummorifolium)中的一些品种,可入药者有杭菊、滁菊等。今日甘菊古代多视为野菊,不作为甘菊的正品。欧阳修《辨甘菊说》:“《本草》所载**者,世所谓甘菊,俗又谓之家菊,其苗泽美,味甘香可食。今市人所卖菊苗,其味苦烈,乃是野菊,其实蒿艾之类,强名为菊尔。”
[161]头风:头痛,尤指经久难愈者。《医林绳墨·头痛》:“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陈氏香谱》此处作“头痛”。
清远湿香
甘松二两(去枝)茅香二两(枣肉研为膏浸焙)玄参半两(黑细者炒)降真香半两三柰子【三柰子:即山柰,一般指姜科山奈属植物山奈(KaempferiagalangaL。),根茎入药入香。有些地区有以同属植物苦山奈(K。marginataY。H。)充山奈。参见“三赖子”条。】半两白檀香半两【半两:无碍庵本作“一钱”。】龙脑半两丁香一两香附子半两(去须微炒)麝香二钱【二钱:《陈氏香谱》作“三百文”,似乎指的是花费的价钱。】
右为细末,炼蜜和匀,磁器封,窨一月取出,捻饼爇之。
[162]三柰子:即山柰,一般指姜科山奈属植物山奈(KaempferiagalangaL。),根茎入药入香。有些地区有以同属植物苦山奈(K。marginataY。H。)充山奈。参见“三赖子”条。
见闻香堂供图
[163]半两:无碍庵本作“一钱”。
[164]二钱:《陈氏香谱》作“三百文”,似乎指的是花费的价钱。
日用供神湿香(新)【(新):指陈敬所撰之《新纂香谱》,本为《陈氏香谱》,相较于宋代洪刍、沈立之谱为后,故称新纂。陈敬,河南人,字子中,生卒不详,大概为宋末元初人。《陈氏香谱》集宋代香谱之大成。参见本书末《陈氏香谱序》。】
乳香一两(研)蜜一斤(炼)干杉木(烧麸炭细研【《陈氏香谱》作“细筛”。】)
右同和,窨半月许取出,切作小块子,日用无大费,其清芬胜市货者。
[165](新):指陈敬所撰之《新纂香谱》,本为《陈氏香谱》,相较于宋代洪刍、沈立之谱为后,故称新纂。陈敬,河南人,字子中,生卒不详,大概为宋末元初人。《陈氏香谱》集宋代香谱之大成。参见本书末《陈氏香谱序》。
[166]《陈氏香谱》作“细筛”。